原標題:美媒文章:美對華科技戰將導致“經濟鐵幕”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道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月23日發表美國博思瀾亞諮詢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爾森研究所副主席德博拉·萊爾的文章稱,隨着美國可能會因其與中國之間的分歧而迫使各國選邊站,尤其是在技術採用方面,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在最近一次演講中提出了對於“經濟鐵幕”的擔憂。

文章稱,在中美爭奪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汽車和大數據等新經濟前沿領域的主導地位之際,技術將是重要的基本問題。正是在這一領域,這兩個國家雙邊關係的最大斷層線正開始顯現。

文章認爲,這一鐵幕一開始將不會降落到美國和歐洲等發達技術市場,而是會落到中東和非洲這樣的第三世界市場——那裏需求巨大,而中國的技術定價低廉,很容易被接受。

文章稱,中國的尖端技術也更適用於第三世界市場。金融技術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主要金融技術公司採取辦法,把無數人引入了金融系統,並提供即時貸款以促進小企業發展和推動增長。

文章指出,因此中國重視中東和非洲地區也就不足爲奇了。作爲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承諾爲該地區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經濟援助和融資,支持這些國家實現向更爲綠色的增長方式過渡。

文章稱,中國的一些頂級企業已經在發展中國家取得了極大成功。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爲公司是埃及以及該地區其他國家占主導地位的外國手機銷售商。中國正在爲該地區的衆多電信系統建設基本架構,而隨着這些國家採用5G標準,華爲將推動物聯網——通過無人駕駛汽車、人臉識別攝像頭以及與互聯網連接的冰箱——進入中東和非洲。

不過,隨着這些國家越來越多地從中國獲得技術和產品,將不可避免地與西方產生衝突。

文章稱,在日益互聯的全球經濟中,技術選擇是一個核心問題。美國政府已經在仔細審查美國電信基礎設施中對於任何中國技術的使用,以及中國在關鍵戰略行業中的投資。

文章指出,隨着更多中國企業在美國遭到懷疑,從而轉向尋求欠發達市場的機遇,華盛頓及其盟友可能會迫使各國在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治理模式之間作出選擇。最終結果將是一個按政治或經濟路線分裂的互聯網。

保爾森警告說,全球面臨着經濟鐵幕將在發達和發展中世界全面落下的真實前景。如果美國迫使其在中東的傳統政治盟友,如埃及、沙特、阿聯酋等,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那麼這可能會對美國產生重大影響。

文章認爲,華盛頓現在需要做的是制定政策,以提高美國競爭力以及就中國帶來的挑戰進行理性決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