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力圖展現國粹中醫精髓的國劇《老中醫》近期開播,引起了不小的追劇熱潮。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與其說《老中醫》題材新穎,不如說是因爲老戲骨的坐鎮才讓不少觀衆期待。

在流量明星主演的影視劇人人“得而誅之”的年代,看一部老戲骨的影視劇無疑是一種享受。

但原本備受關注的此劇開播後卻讓觀衆大失所望。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老戲骨還是老戲骨,但編劇不再是那個編劇。

編劇高滿堂是曾寫出過《闖關東》《溫州一家人》等好劇的國劇聖手,但這一次卻失手了!

劇情以一起“醫療糾紛案”開始,吹響了歌頌老中醫的號角。

而僅僅從這起醫療糾紛案就暴露了該劇的兩大缺陷。

01 案件編排忽略時代背景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由“上海中醫學會”不難得知,故事背景在20世紀30、40年代。

20年代初由丁甘仁、夏應堂發起成立上海中醫學會,其中丁甘仁便是江蘇孟河名醫。

也因此,上海老中醫孟河派名醫十分多見,地位也很高。

但按照劇情主人公翁泉海也醫術高明的孟河派名醫,既然如此,53歲在上海還立足不穩與醫術高明相悖。

況且孟河名醫被告上法庭這事放在那時候可是轟動上海的大事。

02 案件結束太過唐突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劇情節奏被導演把控的很好,時不時緊張的氛圍製作也讓案情發展扣人心絃。

但顯然,編劇把握衝突的能力出現了問題。

案件在矛盾初顯,證據被毀的情況下,竟然由對手趙閔堂勸說當事人作出“假證”以讓步,從而結束案件。

這也使得整個過程檢察廳如同虛設。

拋開劇情設計問題,對於“中醫”的專業性知識引導也讓懂中醫的觀衆開始“挑刺”。

03 中醫十八反十九畏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簡而言之,這是中醫中對不同藥物合用導致副作用而形成的口訣。

對由十八反造成病人死亡的劇情,有人提出質疑,認爲十八反是被證明的過時理論,在劇中反而被尊崇有些不妥。

事實上,十八反是當時大多數人的共識,行醫者臨牀更是會嚴格遵從,劇中編寫應該是符合當時時代背景的。

04 醫不扣門

醫不叩門是指醫者不能主動上門,哪怕是朋友、鄰居。這裏有兩個理:一是責任主體的劃分,二是求醫者需有虔誠、尊敬之心。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而在第二集翁泉海看見有人在外張望,就走到門口跟人說:先生你是要看病就診嗎?

這顯然是犯了大忌,只能說細節做得不到位。

當然,該劇並非“一無是處”。

總體上是優大於劣的。

除去劇情的硬傷,演員的演繹一點沒讓人失望。

陳寶國的演技稱得上已臻化境的地步。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帝王將相,三教九流,士農工商軍醫匪等等幾乎沒有陳寶國不能駕馭的角色。

難得的好演員,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而馮遠征則有說法了。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馮遠征是出生於中醫家庭,爺爺就是陝西的老中醫,對中醫有着獨特的情感。

與中醫的情結,還有馮遠征主演的《大明劫》,他在片中飾演的是一名江湖遊醫。

這一次,在《老中醫》中再次結緣中醫,應該對角色更加能信手拈來。

實際上馮遠征對角色把握確實很精準,作爲一名中西醫兼顧的醫生,身上展現了中醫爲代表的“仁”,當然作爲對立面的西醫也是馮遠征這個角色對抗翁泉海的一大內在要素。

曹可凡的演出相對於陳寶國和馮遠征則略顯生澀。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這與他不常演戲有極大關係,不過還好瑕不掩瑜,他演的很像一箇中醫商人!

許晴算是該劇的一大驚喜,五十多歲的人還膚白貌美的,令人羨慕不已。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表演也一改此前作品的“豔麗”,迴歸婦人本色。

總之,對整部劇而言,劇本的硬傷成了最大的絆腳石。

演員沒人拖後腿,反而編劇功力顯得不夠。

隔行如隔山,正如中醫的博大精深,要想拍好一部關於中醫的電視劇,僅僅靠去“考察”是遠遠不夠的。

從人物設定來看,劇中還有一段類似“三角戀”的設定。

許晴飾演的葆秀是遵父母之命嫁給了翁泉海,但翁泉海其實不喜歡葆秀。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小斯琴高娃飾演的嶽小婉也喜歡翁泉海,也知道翁泉海不喜歡葆秀,這就形成了一段很糾葛的愛戀。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目測,翁泉海應該是不爲所動的那個。

這樣的情感路線無疑是讓這部角度清奇的國劇沾染了國劇的通病——情情愛愛不能少。

另外,國劇的通病還包括爲襯托第一主角,往往極大程度的“黑化”對立面。

《老中醫》也有所體現。

吳雪初、趙閔堂兩個原本與案情不怎麼相關的人,竟然自己跑進來攪和,最後還促成了和解。

這就是非要把兩個人推上“自私自立”的“奸詐”地步。

《老中醫》,劇本硬傷,來多少老戲骨也救不了!

事實上呢,他倆開的藥方,病人家屬不按醫囑,把與翁泉海開的藥混着喫導致病人死亡,跟他倆就沒關係了。

劇情上的不少漏洞使得該劇與觀衆期待形成了巨大落差。

也使得老戲骨也無法讓這部劇“回光普照”。

影視劇發展到現在,任何人都清楚,一部影視劇最核心的是劇本。

一個好的故事才能吸引觀衆的眼球,才能讓演員有表演上的極大發揮。

因此,希望以後的國劇不要以所謂的良心製作爲噱頭,只是邀請幾位老戲骨就以爲能撐起整部劇,先打磨好劇本纔是重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