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個話題千百年了,爲世人做爭論。在這方面儒家亞聖孟子認爲,人性本善,在起著作《孟子·告子上》寫道:“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這就是說,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就好象水總是往低處流淌一樣。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然而,這方面孟子並沒有給予很好的佐證。

最近,科學家幫助人們找到最終答案。據美聯社3日報道,在一個實驗中,科學家手裏的衣服夾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擔心,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會過去幫他撿起來,並且還給他。這個簡單的實驗證明,僅有18個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幫助他人的無私品質和能力。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科學家意外的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爲樂的「好兒童」

德國一家人類進化研究所致力於尋找人類大腦發育的過程,以及人類協作精神產生的源泉。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研究一羣嬰兒面對各種環境時如何反應協作。他們意外地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爲樂的「好兒童」。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心理學研究員每天在一羣剛剛會爬的嬰兒面前作簡單的動作,比如用夾子掛毛巾,把書壘成堆。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員會故意笨手笨腳地搞砸這些最簡單的任務。比如把夾子掉了,或把書堆碰倒了。此時實驗室24個嬰兒在幾秒鐘之內,同時都表現出要幫忙的意思。

根據研究錄像,一個裹着尿布的嬰兒看看研究員的臉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夾子,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手腳並用地爬過來,抓起夾子,推到研究員腳邊。看起來急切的要把夾子遞給研究員。嬰兒都表現出同樣的熱誠,似乎非常願意幫助笨手笨腳的研究員。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研究員從來不主動要求嬰兒幫助他,也不說「謝謝」之類的話。因爲如果做出感謝等表示,很容易改變研究的初衷,使嬰兒在幫助人的同時期望回報。所以整個研究中,嬰兒完全展現了真正的利他主義精神,助人而不圖回報。

嬰兒表現出利他主義的心理證明助人爲樂是人的天性使然。

3月2日,負責該項研究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進化研究所的研究員沃內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人類利他主義天性的研究成果。沃內克說,這項研究通過觀察人腦複雜的發育過程,揭示出人類「利他主義和合作精神」是如何產生。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沃內克提出,嬰兒表現出利他主義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嬰兒大腦發育出足夠的認知能力,可以判斷別人的真實意圖。第二,嬰兒發展出「親社會傾向」,渴望融入社會。一般來說,嬰兒到18個月大甚至更早就會具備這兩個條件,擁有了助人爲樂的品質。

不過沃內克補充道,嬰兒助人爲樂是有條件的。嬰兒們會判斷人們是否真的需要幫助。在實驗中,如果研究員故意把書碰倒,把夾子丟到地上,嬰兒們通常不會伸出援手。

在人類社會中,研究者處處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證據。人們爲慈善機構捐款,盡力保護環境,在地鐵上爲老人讓座。這些行爲除了獲得自我滿足感,通常不會有任何實質回報。可見助人爲樂是人的天性使然。

令科學家不解的是,人類是動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爲的動物。

科學家得出人類行爲的結論後,又把目光轉向其他動物。結果發現,人類是動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爲的動物。

雖然自然界的很多動物也會互相協作,但往往帶有實質的目的。有些動物會成羣結隊覓食,共同抵抗捕獵者。靈長類動物如大猩猩甚至擁有更多人性化的一面。曾有報道,一個3歲的男孩掉進大猩猩籠子裏,大猩猩親自把男孩遞出來。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科學家試圖找到大猩猩這種利他主義的動機。他們曾仔細研究了與人類最相近的動物大猩猩的行爲和心理。在三四歲大猩猩身上做同樣的撿東西實驗。結果發現,大猩猩也會撿東西,但缺少主動性。大猩猩的助人動作只限於撿起來,不像嬰兒那麼急切。

看到這裏,有人覺得,這些實驗的內容有些片面。因爲這其中並沒有涉及到物品、資源等利益的爭奪。如果涉及到只有一種玩具和食物,相信兒童會接近全力去爭奪物品並佔爲己有,因爲這是出自人類貪婪的佔有慾的。

這方面我們的先賢---荀子就早有闡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人性本惡的是荀子。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比孟子小70多歲。孟子死時,荀子才10多歲,還是個兒童呢。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荀子論述“人性本惡”,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個進步。既有邏輯,不像孟子信口雌黃;又有論證,不像孟子胡攪蠻纏。與孟子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與“性”相對的是“僞”。“僞”是人爲、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僞”,是人爲教化的結果。他認爲:“性者,本始材樸也;僞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僞之無所加,無僞則性不能自美。性僞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荀子明確把人性限定爲人的自然屬性:“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義禮智信歸結爲“僞”,是人的社會屬性。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他認爲:性是惡的,僞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惡變善呢?荀子認爲要通過後天的禮儀教化來“化性起僞”:“人之性惡,其性者僞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化之化,禮儀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由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他認爲: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醜恨惡的,這些都是人性本惡的表現,如順其自然發展,社會就會充滿爭奪、殘暴、淫亂。因此,必須用師法教化、禮儀規範來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僞”。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孟子和荀子早有爭論!

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給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僞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僞;是性僞之分也。”在荀子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和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說,是不瞭解性和僞的區別。

你呢?你覺得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