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假“團長”龍文章,估計沒有一個人想要真的建功立業,沒有一個人想要去打仗,但他們還是咬着牙去做了。孟煩了直率、怕死、坦誠的性格讓人共鳴,就像迷龍說的:你還行,你不裝犢子。

《我的團長我的團》開播十年了。

我看過至少五遍,對炮灰團的每一個人都記憶深刻。劇中對每個人性格的塑造,每個人的方言,每個人的特點一點都不做作,看不出來哪有不自然的地方。

十年來,關於這部劇的討論也從未停止,它跟《亮劍》一樣,是值得細品的電視劇。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十年之中,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從8.3悄悄漲到了9.3,越來越多的人被它俘獲。

如果說《亮劍》帶給你蕩氣迴腸的爽快,《團長》則直達人性深邃幽暗的一面。它真實的演繹了抗戰的艱難,演繹了每一個普通士兵在面對戰爭、面對災難不畏懼死亡,依舊奮勇向上,誓死與敵周旋。

這是一部怎樣的神劇?(真真正正的神劇!百看不厭的神劇!)

每次看完這部劇,我都會嚴重失眠。

主角們的滄桑身影、嚴格寫實的殘酷沙場,總在腦海裏揮之不去,很真實,很真實。

1942年,在中緬邊境,聚集着一羣包括孟凡了(張譯 飾)在內的,來自五湖四海的潰兵。

他們只求有口吃的,如同活死屍。

縱觀全劇,他們打了很多年仗,其中不斷看到希望,卻沒贏得一次值得振奮的勝利。

與其他鼓吹戰爭的劇不同,《團長》真正描畫出戰爭的殘酷。

它,或者說他們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戰爭。

他們萬里迢迢,進入緬甸境內,去幫助二戰盟軍打擊日本,但他們的英國盟友不靠譜,他們的上司和大部隊不靠譜,他們一敗再敗,被命運遺棄在一個叫做禪達的邊境小鎮內,他們不是英雄,而是和我們一樣的,有血有肉的人,他們是一羣失去希望的“敗軍之將”。

阿譯不接地氣,公子哥兒,理想主義太多,“小太爺”怯懦而刻薄,滿嘴廢話,迷龍粗魯、狡猾而且好色,不辣有着湖南人特有的憨厚和狠勁兒,“獸醫”老實巴交,但卻沒有真正治病救人的手段。

龍文章,他就是那亂世中的妖孽。他就是一個騙子,衣服是偷的,軍銜是偷的,連名字也是偷的。沒有人知道他從哪兒來,也沒有人知道他想幹什麼,他如同孫悟空一般彷彿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論拳腳功夫,龍文章不一定是董刀或者迷龍的對手,但作爲戰士,除了拳腳,還得比臨陣作戰的能力,單兵在戰場上穿插迂迴,鬥勇的同時鬥智,鬥意志,誰也不是龍妖的對手。孟煩了說他是個妖孽,妖是智,孽是逆流激進。

張譯飾演的孟煩了並沒有龍文章那麼偉岸的形象,他是真正意義上的“逃兵”。

他的腿是在戰場上裝死時被日本刺殘的,他卻對外宣稱是和鬼子搏鬥,鬼子死抱着他的腿不放。

孟煩了直率、怕死、坦誠的性格讓人共鳴,就像迷龍說的:你還行,你不裝犢子。

迷龍早在收容站時期,他就是一方霸主,無人能夠匹敵。在飛機墜毀後,他也曾奮起反抗,但被衆炮灰裹挾着,一度狼狽不堪。他更像當時的底層士兵,他放不下妻子,也放不下戰友。

......

還有虞嘯卿、阿譯、郝獸醫、張立憲、克虜伯、董刀、豆餅、要麻、不辣……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一本書,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都不可或缺。

就是這麼一羣人,居然可以在一個人的帶領下,深入敵境,收攏戰友,連戰連捷,血戰斷後,並且最終奇襲對方司令部,死戰到援兵到來的那一刻,創造了奇蹟。除了假“團長”龍文章,估計沒有一個人想要真的建功立業,沒有一個人想要去打仗,但他們還是咬着牙去做了。

在現實的困境中他們認識到了民族存亡的大義,於是義無反顧共同投入到打擊日本侵略者、保衛家園、捍衛尊嚴、爲抗戰勝利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正義鬥爭中,用血肉之軀書寫一曲曲鐵血衛國的悲壯戰歌。

他們是炮灰,他們是普通人,不能手撕鬼子,他們會流血,會死亡,但合起來卻成爲了最堅實的力量。

毫無疑問,《團長》是中國影視史上,對戰爭刻畫最爲深刻的電視劇之一。

如果你讀過蘭曉龍的原著小說,就會知道電視劇的結局之後還缺失數萬字的故事。

太過慘烈,寫不下去。

而我每一次都會淚崩的是龍文章被審判的時候,精神錯亂一樣“報菜名”。大好河山,千秋文化,人間煙火,被他一字一淚瘋狂吐了出來,當時能聽着不崩潰不流淚的,估計沒有幾個人。

他是這麼說的:

“我去過的那些地方,我們沒了的地方。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乾絲燒賣,還有銷金的秦淮風月;上海的潤餅蚵仔煎,看得我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天津麻花狗不理,廣州艇仔粥和腸粉,旅順口的鹹魚餅子和炮臺,東北地三鮮、狗肉湯、酸菜白肉燉粉條,苦哈哈找活路的老林子;火宮殿的鴨血湯,還有臭豆腐和已經打成粉了的長沙城。”

“沒涵養不用親眼看見半個中國都沒了纔開始發急和心痛,沒涵養不用等到中國人都死光了纔開始心痛和發急。好大的河山,好些地方我也沒去過,但是去沒去過鐵驪、扶余、呼倫池、海拉爾河、貝爾池、長白山、大興安、小興安、營口、安東、老哈河、承德、郭家屯、萬全、灤河、白河、桑乾河、北平天津、濟苑、綏歸、鎮頭包、歷城、道口、陽曲、開封、郾城……我是個瞎着急的人,我瞎着急。 ”

“三兩字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場大敗和天文數字的人命,南陽、襄陽、賒旗店、長臺關、正陽關、穎水、汝水、巢湖洪澤湖、鎮江、南京、懷寧……上海、淮陰、蘇州、杭州、黃浦江、太湖、南通……屯溪、六安、九江、武昌、漢口、修水、宜昌……”

我想已龍文章的那句話做一個結尾:“我想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

事情本來的樣子是什麼?

在小說中,龍文章給出了答案:“草是綠的,水是清的,做兒女的要盡個孝道。你想娶回家過日子的女人不該是個土娼,爲國戰死的人要放在祠堂裏被人敬仰。我這做長官的跟你說正經話時也不該這麼理不直氣不壯。人都像人,你這樣的讀書人能把讀的書派上用場,不是在這裏狠巴巴地學做一個兵痞。我效忠的總是給我一個想頭。人都很善,有力量的人被弱小的人改變,不是被比他更有力量還欺凌弱小的人改變。”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謝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