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是怎么来的?现在克什米尔冲突是个什么状态?中国应该站在谁一边?

第一个问题:克什米尔主权的归属直接牵涉到印巴的立国基础和统治合法性根源。

图:中国官方世界地图中标注的克什米尔区域,用粗红线标出的白色部分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属于同一个国家——英属印度。二战结束以后,英国由于国力衰退已经无力维持全球殖民体系,不得不结束对于英属印度的统治;但在撤离之前,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和《印度独立法》,按照“两个民族理论”对印度进行了拆分。而克什米尔地区作为拆分过程中的核心矛盾,成为了日后印巴冲突不可调和的根源。

图:印巴边境上的降旗仪式,从着装和动作风格就能看出,两国其实高度近似——实际上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分出来的

现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遵循不同的立国原则。巴基斯坦的“两个民族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无论根据什么样的国际法准则,穆斯林都是一个民族”,强调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民族。而作为在原英属印度范围内,由穆斯林教徒独立、脱离印度教徒区域而成的国家,如果巴基斯坦承认穆斯林占多数的克什米尔地区属于现代印度,则其建国合法性就荡然无存。

而另一方面,现代印度一直想要以“大印度联邦”的形式,全盘继承原来英国殖民体系下的旧印度遗产;因此秉承的是“世俗主义”建国原则,强调各宗教和平相处、宗教因素不介入政治。如果印度放任克什米尔归属巴基斯坦,则等同于印度认同“两个民族理论”,否定自身的“世俗主义”原则。

而反过来,印度一直试图在克什米尔这样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建立起印度联邦体系下的一个世俗邦;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从事实上否定“两个民族理论”,证明按照宗教划分民族的理论不成立。而这是巴基斯坦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第二个问题:克什米尔已经变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放血机器,是南亚的动荡根源。

由于印度国力明显强于巴基斯坦,因此从一开始就在克什米尔的争夺中就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并且在处理克什米尔问题上始终保有很强硬的立场;其历来执行“两个任何”政策——不接受任何重新划分国际边界的提议,不接受任何以宗教为基础、试图进一步分化和分裂印度的提议。

图:核力量均衡使得克什米尔的归属只能僵持在现有的印巴控制情况下

在近70年的争夺中,克什米尔地区的形式变得异常复杂而混乱,民族、宗教、教派矛盾彼此绞缠无法分割。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被印度打残、肢解,整个东巴基斯坦都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以后,国力遭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在90年代末,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掌握核武器以后,克什米尔一度几乎引发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战争。核力量扯平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常规军事力量差距,使得印度依靠新一轮印巴战争全面攻占克什米尔的可行性被完全打消。

图:孟买爆炸

而另一方面,从80年代开始至今,巴基斯坦开始大力在克什米尔扶植包括所谓圣战者在内的各种伊斯兰武装力量,对印度境内发起超限战的非对称渗透和打击,以弥补其军事力量上的总体不足。这也是后来印度国内出现严重恐怖袭击,印度就会对巴基斯坦动用军事威胁、直接武力打击的报复基础,以及印度现在谈到克什米尔争端就一定会强调“越界恐怖主义”的背景原因。

第三个问题:克什米尔的当事多方,谁的立场中国都不能完全支持。

目前克什米尔存在三种诉求,除了印巴以外,克什米尔自身有非常强的独立倾向。克什米尔独立派的目标,是将克什米尔、中国新疆和阿富汗部分地区联合起来,独立成“克什米尔斯坦”国家。明面上印巴都不能容忍这一股势力,但实际上由于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强势地位,以及克什米尔独立的实际可能极低,因此克独势力在多数时候都会被巴基斯坦支持和利用。

对于中国来说,自然是绝对不应该、也不可能去支持克独一派的立场。而在印巴之间,则哪一派的立场对于中国都存在严重的不利影响。

就印度一方而言,中印最主要的直接冲突,也在边境主权的争议上;这正是中国早年和印度关系破裂、与巴基斯坦关系密切化的最大原因。基于印度在中印边境主权上的一贯态度,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去支持印度对克什米尔的主权要求。

但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对于克什米尔的主权要求,是建立在“宗教认同——民族划分——独立建国”的逻辑基础上。对于多民族多种宗教信仰构成、正被分裂势力困扰的中国来说,明显的支持巴基斯坦对于克什米尔的领土要求,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和将来要付出的代价则是难以想象的。

克什米尔问题早已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明显偏向任何一方都是把腿往里面踩的更深而又得不到好处的行为。除了卖武器给巴基斯坦之外,中国应该做的就是独善其身,在相关地区边境建立起完善的防控体系,抑制克什米尔地区的极端宗教势力向新疆等境内地区渗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