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同时我国也是农业大国,然而土地盐渍化,使大量土地变为废土,难以开发使用。我国对土壤盐渍化问题高度重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良盐碱化土地的研究,现今对于改良盐碱土地已经有很多方法,而微区改土因为其投资少,效果好得到广泛使用。

一、盐碱地

盐碱地概述与成因

所谓盐碱地就是指相对于植物能正常生长的土壤而言,其所含的盐分过高,同时导致土壤碱性过大,最终对植物生长有严重影响的土体。根据含盐量,盐碱地在利用时又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盐碱地。

而盐碱地不是本来就有的,都是在受到一定的自然、人为因素才产生的。从实质上来讲,都是一些易溶于水的盐类在土壤中重新分布,当土壤聚集的盐类不断增多,最终导致植物没法正常生长就形成了盐碱地。而根据盐类重新分布的外力来看,又可以分为: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下水、河流海水、耕种管理等。

我国盐碱地现状与分布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可以知道,如今世界上盐碱地的面积大约为9.5438亿公顷,而我国就占9913万公顷,也相当于国内18亿亩的可耕种面积,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盐碱化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当然也看出其巨大的开发潜力。

在众多的盐碱地中,滨海盐碱地又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分布广泛,高达一万八千多公里海岸线。目前国内盐碱地主要是依据土壤特点与当地气候情况而分布的,通常有滨海盐渍区、荒漠草原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以及草原盐渍区四种类型。

盐碱地改良措施

我国盐碱地占地面积大,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研究、探索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让其成为能种植农作物的土壤,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而盐碱地的改良,从根本上来讲就是降低土地含盐量,而盐与水不相离,因此初期就是改良土壤的水分状况。

根据改良方法又可以分为:农业技术改良、生物改良、化学改良。农业技术改良就是通过深耕、加客土、翻淤或者施加有机肥料等等,改变盐碱地土壤结构,提高土体渗透性,在雨水作用下,降低盐含量;而生物改良就是种植耐盐植物、施加菌肥等,通过生物作用改善土体结构,降低盐含量;化学改良就是通过施加各种肥料,直接改变土壤化学成分,降低土壤碱性,使其适合植物生长。在实际改良中都是采取多种措施结合的办法来改良土壤结构,现阶段常采取微区改土的理念进行治理盐碱土,效果也是十分明显。

二、微区改土的概念

传统改良土壤方法效果不佳,且若干年后土体可能被渍化为盐碱土。所以如今多采用微区改土。微区改土是根据盐碱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气候、地下水等诸多因素,进行局部的盐碱土改良措施,其范围小到一个树穴,大到一片绿化区。

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微区改土可以通过隔盐袋、隔盐层,或者施加腐殖酸、过磷酸钙等等途径,使树木生长的局部区域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因微区改土技术投资成本较低,而改良效果明显,在现今的盐碱地改良中得到大量使用。

三、盐碱地微区改土植树技术

隔盐层改土植树

通常上部土体会受到土壤下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改良土体时上部的客土被盐渍化。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防止微区地下的盐分扩散影响到上部土壤,可以在树穴、种植带等的底部设置一定厚度的隔盐层,阻断盐分向上扩散。隔盐层材料的选取有很多,比如可以铺设树皮、粪便、炉灰渣等等。

选用此措施主要是控制好隔离层的厚度,太厚易脱水,太薄就失去隔离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选择的隔离材料,铺设适当的厚度,比如马粪,通常是铺设6~10cm就可以了。同时根据实践表明,选取隔离层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树木的存活率。

隔盐袋植树

土壤中的盐分是与水密切相关的,根据水盐运动可以知道,盐分在土壤中通常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比如在夏季,降雨频繁且雨量大,盐分在土壤下部;而在秋天,降雨少,气候干燥,土壤盐分又随着水往土壤表面汇集起来。所以根据这一水盐运动的特点,在改良盐化土壤时,常常是对水盐运动进行控制、调节。通过人工活动改变微区的水盐情况,降低土壤含盐量就可以进行植树。

在实践中,通常是采取隔盐袋的措施实现对水盐运动的调节。具体上,是在树穴里设置一个合适大小的隔盐袋,同时在隔盐袋内装入新土,并且掺入一定的树木生长必须的营养物质如过磷酸钙等,保证隔盐袋内有充足的营养以便植物正常生长。在定植之后要加强管理,保证袋内水分在田间含水量的60~70%。同时在隔盐袋应该扎上若干的孔洞,保证土壤中的水可以渗透进入到隔盐袋,需要注意的是隔盐袋上的孔洞应该控制0.1毫米以上,避免产生毛细管作用使隔盐袋含水量过高。这样一来地下水上升到隔盐袋就停止向上继续运动,而隔盐膜也阻止了盐分入侵到客土。

采用此方法需要注意及时抬高地面,避免地下水位上升超出隔盐袋。根据实践经验,树木在成活之后,应该以0.1%的磷酸二氢钾与0.1%的尿素配制出的营养液进行浇灌,此行为可以为树木提供大量的生产元素,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

树木经过一系列人工改良土壤生态情况措施,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存活生长,根据相关实践证明,树木的根系会不断扩大延伸,甚至是穿透隔盐膜,扩大对营养的吸取范围,同时因为隔盐袋内充足的营养提供,树木在发芽、生根之后,树木的奶盐能力也有所提升。

腐殖酸改土植树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而盐碱地带通常磷元素含量都较少,植物很难吸收利用。而腐殖酸复合肥料不仅仅能活化土壤中的磷元素,增大土壤中磷元素的吸收效果,其本身也是富含营养元素的。腐殖酸在盐碱土壤里可以起到离子交换的作用,其可以有效地吸收、代换土体的有害离子,如氯离子等。,从而实现对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采取腐殖酸改土植树,不仅仅技术要求低,而且效果也是十分明显,可以明显提高盐碱地带树木的成活率,在如今此方法也是较为普遍地实施。

过磷酸钙改土植树

实践生产发现,盐碱土壤普遍缺少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磷,尤其是在一些碱性较高的土壤里。在这种土质里,磷元素与钙元素结合起来,树木难以有效利用。而过磷酸钙显酸性,可以降低土壤的碱性,促进树木新根生长,由于土壤里有了充足的磷元素,大大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并使蛋白质得到大量合成,细胞原生质的亲和能力显著得到提高同时树木对盐分的抗性也得到增加。因此在盐碱微区种植新树木可以通过施加过磷酸钙来改善土壤生态状况,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腐殖酸,这样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科学浇水、控水管理及透气栽培

土壤的含盐量与水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水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小土壤含盐量。在种植新树时,可以浇灌透水压盐碱,并且按时松土,在七天之后再次浇灌透水,将盐碱压入土壤底层,这样可以使根系不受盐碱的影响而成活想下来。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灌水必须封堰,才能达到保水压盐碱的效果。在树木浇灌管理中,切忌频繁浇水,做到每次浇水都充足。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应监控好水位高度,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根部呼吸困难、腐烂等,其预防可以通过在树穴旁开穴透气,在穴中可以填埋大颗粒的灰渣或者树枝。

四、总结

在改良盐碱土壤时,切忌盲目进行改良措施,应综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同时根据国内多年的实践证明,降低地下水位是降低含盐量,改良盐碱土的最有效方法,从根本上说都是从排盐、洗盐、种植耐盐碱植物培肥土壤上解决土壤的盐碱问题。我国土地盐渍化面积广,将其开发出来能给社会带来巨大价值,因此在现有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出更有效、成本更低、实施更快捷的改良措施。

胜伟集团将充分发挥盐碱地改良技术优势、潍坊港口物流优势、整合国内外优质种畜资源,积极走出去,辐射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分布区,建设盐碱地农牧产业园,开创新型扶贫模式,将国外优质肉牛种源引入国内,以每2000-2500亩盐碱地建一座可存栏500头的智能“牛仓”,形成一条“盐碱地农林牧复合、草果田契合、一二三产融合,种养加产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助推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