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漸漸遠去,氣候開始變暖,很多人開始"要風度不要溫度"。但這段時間氣溫依舊變化很快,稍不留神就會寒氣入體,感冒隨之而來。所以我們講究春捂秋凍,特別是孩子,更要注意,不捂不行,捂過頭了更不行。

一、什麼時候該捂?

不像我們大人,覺得有點涼就加一件,熱了就脫一件。兒科醫生建議,以15攝氏度爲臨界值,低了就捂着,如果氣溫高了,且晝夜溫差小於8攝氏度,就可以不再捂着。

但是家長要注意多觀察孩子的情況,假如孩子汗多、小便次數少,就要考慮適當減衣服,如果孩子身體正常也沒有出汗,即使氣溫升高也不用急着減衣服。

由於孩子體溫調節能力差一些,增減衣物應該有個過渡期,在氣溫有所回升的時候,身體素質好的孩子可以考慮多捂一週,體質差的孩子可以多捂兩週,最大程度低保護孩子不受涼感冒。

二、哪些部位重點捂?

1、小腳丫

寶寶小腳丫與呼吸道黏膜之間有着密切聯繫,如果小腳丫受涼,周圍血管就會收縮,導致血液運行緩慢,使上呼吸道毛細血管也會隨之收縮。一旦遇到寒氣入侵,就會容易感冒。

建議:春季要捂好寶寶小腳丫,特別是睡覺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套着一層薄襪子入睡。

2、腹部

腹部與人體消化系統密切相關,一旦腹部受涼,消化酶活性就會隨之降低,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脾胃虛弱的狀態,消化能力減弱就會影響營養的吸收,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生病的頻率就會上升。

建議:寶寶活動的時候最好把衣服紮在褲子裏,晚上睡覺時也要注意蓋好肚子,也可以在裏面穿個小肚兜,防止孩子睡覺時踢被子把肚子露在外面。

3、後背

後背是人體經脈中太陽膀胱經遁行的重要部位,是抵禦外界風寒入侵的重要防線,一般做好了背部保暖工作就能遠離各種風寒疾病,減少支氣管炎、肺炎的發生。

建議:多注意寶寶背部保暖,添加衣物前摸摸寶寶背部有沒有出汗,出汗了就先擦乾再穿衣。

三、如何判斷寶寶冷熱?

很多老年人按照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孩子穿衣夠不夠,認爲小手摸起來有點涼或者偶爾打個噴嚏就是冷了,頭出點汗是熱了要減衣服,其實這是不對的。

嬰幼兒神經末梢循環較差,就算體溫正常手腳也會涼一些。偶爾打噴嚏可能是空氣裏的小顆粒進到鼻子裏了,不一定是感冒,除非不停打噴嚏或者咳嗽流鼻涕纔算感冒。

判斷孩子衣服穿得合不合適,可以摸摸鎖骨和後背,如果鎖骨是溫熱,就表示衣服穿得剛好,如果後背摸着有汗甚至衣服都溼了,那就是穿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