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爲人母的時候,孩子是正兒八經的掌上明珠,捧在手裏怕飛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有條件的給孩子精心呵護,沒條件的創造條件也要精心照料,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也有寶馬堅持放養,怎麼養不都長大了?那麼精養和放養的孩子,會有什麼區別呢?

1、飲食方面

精養的寶寶,從輔食開始,就會喫各種特殊的食物,什麼嬰兒麪條、米粉這些,家長會搭配好,保證不重樣還營養均衡。

@網友:我家娃絕對是精養出來,輔食從根莖類開始一次加一樣,一樣喫三天,觀察孩子是否消化是否過敏,蛋黃從八分之一開始喫的那種,現在兩歲了,慢慢的開始放開了,偶爾也給喫外面的東西,零食,飲料,冷飲她要的話偶爾也會給一點。我覺得小寶寶嬌嫩怎麼小心都不爲過,但是大了也要慢慢適應,總不能一直把孩子養在溫室裏吧。

放養的寶寶就簡單直接了,麪條喫普通的就好,煮爛了,孩子自己就能喫;米粥摻點山藥或者蔬菜啥的,頓頓都喫得很開心。

@網友:大寶5歲以前一直餵飯,現在還挑食,二寶5個月就沒餵過,5個月時感覺她笑,能抓住就喫,不能抓就不喫。1歲開始正式喫飯,她倒嫌我喂不如自己喫方便,從來不挑食,除了辣的苦的,其他都喫!

2、玩具方面

精養的寶寶,父母會給他買好各種玩具,益智玩具一抓一大把,面對成堆的玩具,孩子往往無從下手,反反覆覆玩的也就那幾樣。

放養的寶寶,父母就願意讓他充分發掘周圍的東西,沙子、泥巴隨便玩,枕頭被子也可以玩,不怕弄髒也不怕跌倒,但是危險的東西要限制,想辦法讓他們別碰。

@網友:一歲半就開始,只要不危險的,就讓他做。就是那種會燙手但不會燙傷的水,也給他玩,燙一次就記住了,每次看到我沖茶都會說:小心,會燙的。

3、戶外活動方面

精養的寶寶,從小就被收拾乾淨慣了,一旦遇到陌生環境,或者看着髒髒的環境,就會無所適從。

@網友:女兒百天內我都是燒了開水,放到合適的溫度纔給她洗澡,一天一個澡,穿過的小衣服都用水煮消毒,輔食、肉鬆都是自己親手做,奶瓶和水瓶都是專門的鍋煮消毒,後來隨着越來越大,我也越來越幹不動了。

放養的寶寶則是從小就習慣了,在戶外可以玩各種東西,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還能快速交到朋友。

@網友:孩子不能太精細,越精細越容易生病!基本的衛生安全注意就好了,別諸多限制。思想和教育上面細點,那樣的孩子抵抗力好性格也隨和開朗。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怎麼養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只要孩子身體健康不生病,就很好。當然,精養放養都該掌握一個度,讓孩子能夠適應各種環境,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