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8日上午,由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率領的住湘全國政協委員青海考察團來到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說,通過這次主題教育,真切感受到了我國“兩彈一星”研製的艱難歷程和廣大科研工作者及家屬的艱辛付出,真實感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人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更深刻領會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的深刻內涵精神風範。

“看到這些場景很熟悉,來到這裏彷彿讓我回到了20世紀80年代搞科研的日子,看到老一輩科學家爲‘兩彈一星’齊心協力,感觸非常深,我也爲自己所在的職業和崗位而感到自豪。”住湘全國政協委員、火箭軍某部高級工程師、少將譚清泉說道。

而他口中令他熟悉的“這裏”,指的是“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7月8日,住湘全國政協委員青海考察團早早啓程從西寧市趕赴海北州,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青海“原子城”就在這裏的金銀灘草原。

7月8日上午,由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率領的住湘全國政協委員青海考察團來到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此次住湘全國政協委員的青海考察活動中,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參加慶祝“兩個70週年”活動也是此次考察的重要內容。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踏上了研製原子彈的艱苦旅程,基地設在哪?經過再三選址,最後選定了金銀灘,對外稱二二一廠,這裏成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基地傾注了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鄧稼先、王淦昌等新中國第一代科學家的心血,凝聚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協同、無私奉獻。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在這裏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

1999年,郭永懷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是該羣體中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在聆聽郭永懷的故事時,不少住湘全國政協委員們悄悄地抹了眼淚。

當年,爲了投身祖國的科研,郭永懷排除一切艱難毅然回國開始了“兩彈”研製工作,卻最終以身殉國,那是1968年10月3日,郭永懷又一次來到試驗基地,爲中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的發射以及從事試驗前的準備工作。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兩個多月的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他要急着趕回北京,就爭分奪秒地要人抓緊聯繫飛機。他匆匆地從青海基地趕到蘭州,在蘭州換乘飛機的間隙裏,他還認真地聽取了課題組人員的情況彙報。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郭永懷登上了趕赴北京的飛機。5日凌晨,飛機在離地面400多米的時候,突然失去了平衡,墜毀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裏。

當人們辨認出郭永懷的遺體時,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夾克服已燒焦了大半,和警衛員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當人們費力地將他倆分開時,才發現郭永懷的那隻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安然無損地夾在他們胸前。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說,通過這次主題教育,真切感受到了我國“兩彈一星”研製的艱難歷程和廣大科研工作者及家屬的艱辛付出,真實感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人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更深刻領會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的深刻內涵精神風範。

“考察原子城中,讓我們看到了‘兩彈一星’閃爍的精神光輝,歷經艱苦卓絕,在黨的領導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敵人,終於打破了超級大國對核的技術壟斷和對我國的核威脅。”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巡視員李雲才說,“兩彈一星”精神也啓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應當擔負的歷史重任,作爲一名委員,要更好地運用政協組織考察學習的有利條件,充分運用新時代政協建言諮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平臺,多獻務實之策,多做爲民實事,多爲新時代發展添磚加瓦。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自強在“原子城”基地仔細聆聽講解員講解的同時,不停地拍照作紀念,有時怕漏掉了有意義的照片還要返回再補拍。

當解說員講到遙遠的郴州“金銀寨”與海北的“金銀灘”在兩彈研製成功上各自發揮了巨大貢獻時,徐自強特別激動,“我就是來自湖南郴州,我對郴州的金銀寨有所瞭解。”徐自強自豪地說,原子彈的主要原材料“鈾”就是產自郴州市金銀寨的“711”礦。“711”礦的幹部職工們爲了國家核工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功不可沒。“金銀灘”與“金銀寨”,兩個地名的巧合成就了中華民族不再受列強凌辱的神話。

“原子城”所承載的一段段往事觸動人心,也讓每一位來到這裏的人都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國強大背後的不易,也更油然生出對祖國的自豪和熱愛。

圖文 | 《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唐靜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