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婁底全市已開設電商扶貧小店超過7000個,擁有農產品註冊商標346個,通過SC認證的農產品133個,大型涉農電商平臺25家,有力地促進了婁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目前,婁底已有上萬名新農人接受了芒果扶貧雲超市線下培訓,電商人才成爲婁底農業發展的新引擎。

原標題:電商助力、科技加持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可以從這裏入手| 關注

“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在婁底,“三鄉”工程的大力推進爲農村注入了勃勃生機。5月25日-27日,湖南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赴婁底就“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鄉村振興”課題進行調研。調研組先後在婁星區、漣源市、冷水江市進行考察,並召開座談會。

發揮電商人才優勢

爲農業農村發展賦能

水靈靈的瓜果掛在枝頭,隨手摘下一個,“咔嚓”咬一口……通過直播畫面,能清晰地看到瓜果沁出的汁水與紅彤彤的內瓤,讓人忍不住就想點擊“購買”選項……在鄉村,“農產品+電商”的新型銷售模式爲推動產業興旺提供了新途徑,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目前,婁底已有上萬名新農人接受了芒果扶貧雲超市線下培訓,電商人才成爲婁底農業發展的新引擎。

婁星區政協委員李雄武於2015年創辦的湘村萬樂電商平臺是婁底“農產品+電商”實踐的鮮活品牌。2013年,李雄武放棄了在外地打拼創下的基業,懷着“讓消費者喫上放心的綠色農副產品,爲廣大農戶解決農副產品上市難題”的初心,回到家鄉創業,致力於用電商平臺的力量幫助村裏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他的帶領下,湘村萬樂電商平臺統籌整合各方力量與資源,向省級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創造了“電子商務進農村+土貨進城+精準扶貧”的獨特模式。早在2016年,平臺就將婁星區26個省級貧困村670個貧困戶、450個其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170戶全部錄入電商平臺,建立了電子檔案,對每個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和生產的農副產品逐戶建立獨立的網上商城。

和李雄武一樣,“80後”禹文雄也心繫家鄉。2013年,大學學習美術專業的他放棄原有專業,回到冷水江市創業。“當時我母親改良了冷水江豆腐乾傳統做法,做出來的豆腐乾非常受歡迎。”禹文雄嗅到此中商機,成立“楊二嫂”食品品牌,專做冷水江豆腐乾。2018年,搭乘電商平臺這輛快車,禹文雄註冊成立楊二嫂天貓旗艦店;並逐步搭建起“楊二嫂”的天貓、淘寶、微商城電商矩陣。如今,楊二嫂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總面積已達到1500平方米。

近年來,婁底下發《關於鼓勵和支持在鄉村振興中興辦農業企業的意見》,積極開展農業招商引資,2019年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377家,新增市級龍頭企業74家,完成銷售收入474.9億元;全市休閒農業達到1750家,全年經營收入達30億元。而在基層隊伍建設上,更是有直播培訓、組建科技扶貧團等一系列措施和成果。

目前,婁底全市已開設電商扶貧小店超過7000個,擁有農產品註冊商標346個,通過SC認證的農產品133個,大型涉農電商平臺25家,有力地促進了婁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

“留得住、帶不走”

努力建設過硬鄉村人才隊伍

2018年,新化縣成立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打通了科技扶貧“最後一公里”:全縣204個貧困村實現科技特派員全覆蓋;開展科技培新200餘期,受訓農戶7800多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500多戶;推進“互聯網+”發展,建立“星創天地”,助推新化農特產品銷售……

圍繞鄉村人才隊伍建設這一話題,調研組與婁底相關部門、基層人才代表召開座談會,談體會、談困難、談思考,爲鄉村人才發展建言獻策。座談會上,“科技人才”是討論的焦點。

省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研究員彭源德認爲“僅僅靠農產品的初級產品實現發家致富很困難,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還是需要深加工,需要科技人才的加入。”他建議,加大在“留住人才”方面的措施力度,“無論是柔性引進、還是本土培養,辛辛苦苦引進來、培養起來的人才如果留不住,前面的努力就都清零了。”

“基層科技人才的職務職稱平臺無具體政策支持,科技工作者下基層服務動力不足。許多農村產業帶頭人不瞭解職稱申報渠道,評優、評獎、評項目有障礙。”新化縣科技副縣長、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授文瑾說道,希望能夠出臺具體政策,支持科技人才服務地方,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針對農業產業帶頭人進行技術、政策等培訓,引導項目申報,消除信息不互通帶來的問題。

對於婁底農業農村事業的發展,省政協常委李莓表示“非常欣喜”:“產業發展已經比較有序,追求以需求定生產,以市場爲導向定產業。大家在認識上也有飛躍,關注人才體系建設,追求學習,渴望學習。”同時,李莓提出,鄉村發展還是要重視第一產業,“沒有第一產業的發展,就不足以支持產業發展興旺,就不會讓農民成爲有吸引力的職業。”

“解決農業農村問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人才的問題。更多人才沉下去,農業纔會走上來。”省政協常委、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曹英華說,農村人才的問題歸根結底在於農村發展得不夠充分:公共服務與城市相比不均等,社會保障不夠可靠等。要補足短板則需要給予在農村的年輕人以發展事業的空間和良好的社會保障;要不斷健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