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今年哥哥請我在德莊火鍋店,繼而在孔亮鱔魚火鍋店喫後,平時很少下館子的我,火鍋癮一發不可收拾。到成都,不去喫串串香就如同不去茶館喝茶,無法真正領悟成都的妙處。

【編前語】成都人的幸福,不僅是得天獨厚、氣候溫潤、衣食無憂,更難得的是口福之享:大街小巷裏人頭攢動的喫貨衆生相,小巷突擊隊的樂此不疲,還有不斷湧現的各種奇思妙想的美食之選。曾經聽說一個外國人,被成都的美食吸引,選擇住在成都一個月,號稱要喫遍成都美食,結果,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了,他說還有很多美味沒品嚐。看來,又一個“少不入川”的明證,不是被美女而是被美食所惑的。接下來的這位,也是一名資格的喫貨,喜歡遊走在大街小巷,獨自尋找本地美食,走近成都人,品成都美味。

成都串串香,安逸


請輸入圖片描述

自從今年哥哥請我在德莊火鍋店,繼而在孔亮鱔魚火鍋店喫後,平時很少下館子的我,火鍋癮一發不可收拾。想再去喫呢,又不好意思再讓哥哥破費,自己掏錢請哥哥呢,他又斷斷不肯,家裏其他人對此興趣不大。如果一個人去喫,店主強調:須最低消費30元。有次發了工資,路過雙林路一家的江北老竈火鍋,直接殺了進去,撐破了肚皮也沒喫完30元,甚覺可惜。

成都串串香,安逸


陽光番茄排骨湯

串串香可謂成都人的一大發明吧?既有火鍋的韻味,價格又便宜得驚人,在成都這個平民化的城市,找到了最深厚的土壤。從上世紀80年代風行到這個世紀初,雖不及茶館普遍,串串香也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扎穩了腳跟。到成都,不去喫串串香就如同不去茶館喝茶,無法真正領悟成都的妙處。

成都串串香,安逸


牛華八婆串串香

衆多串串香店鋪中,尤以玉林串串香名聲最響。眼下其分店開到了君平街、狀元街、西丁字街。有天我在東面的新鴻路口子上,孔亮鱔魚店旁,赫然看見玉林串串香的巨幅招牌。對於愛喫香香又不想太破費的的人來說,串串香是個好去處。這個週日,我便在居家附近的君平街玉林串串香過了癮。

成都串串香,安逸


香脆可口

經過整修、拓展的君平街兩側,栽着兩行黃桷樹。挨着人民公園側門的那家,擺了一個扁扁的長方體,白底紅字貼着“串串香”三個大字。還沒到正點晚餐時間,裏面已人滿爲患了。店內牆壁上兩個電風扇搖搖擺擺地鼓動着熱風,黑色方桌上垜着一口口紅油火鍋。坐在黑漆木椅上的食客,個個紅光滿面,那些體質強壯的夥子們熱得赤膀亮胸,揮汗如雨。然而一想到孔亮鱔魚那誘人的滋味,我還是毅然一頭鑽了進去。

成都串串香,安逸


除了沒有孔亮鱔魚火鍋店寬敞明亮的坐堂,以及呼呼冒着冷氣的空調外,君平街玉林串串香一點也不輸給那些動輒30元1人的火鍋店。我最欣賞的是它那一碗香噴噴的芝麻油,配上一大勺新鮮蒜粒,稍加一點鹽,一匙味精,簡直就是德莊船形油碟裏的沾料滋味。我徑直到菜架旁選了一大把串有土豆、黃花、牛肉、南瓜等菜的竹籤放在塑料筐裏,然後回到座位上,將之全部埋進紅油火鍋。這裏的紅薯粉尤其的好,煮一會兒,就軟糯松彈,特別的有筋道,蘸在油碟裏,滋味好像東北家常菜中的粉條燒雞,油亮油亮的。倘是別處,不是粉條太厚就是有怪味,總之沒有那份好口感。

成都串串香,安逸


麻辣之外的甜食 冰冰涼涼的 更是絕配

成都大大小小、先先後後的串串香,我也領略過10多家,至今以爲要數以前文廟前街那家樂山牛曉英串串香最耐人尋味。那裏,矮桌矮椅,老闆娘還虛着一隻眼,卻也利索幹練,收起錢來分毫不差。這家油碟配方獨特,除了香油和蒜泥外,還加了點花生碎粉,一撮香菜,在鹹香外另有一股濃濃的甜香。它的葷素菜也比別處豐富,份足。半片手掌大的腰片是我的首選,每次去都要抓上一大把籤子,在火鍋裏焯半分鐘立馬取出來,半生不熟地混着碟料喫下去,過癮得很。現在我絕不會再喫那些膽固醇很高的內臟了。涮火鍋的料都有,我以爲它的牛肉最可口。店家用鹽和芡粉加香菜或辣椒粉將牛肉碼味,切成一小團串在竹籤上,喫時放進鍋裏煮5分鐘,鮮嫩滑爽,是店裏的主打特色菜。有時候約上女同窗到這裏聚聚,邊喫邊聊京城舊事,喝着啤酒,意氣風發。有時候一個人到這裏解解饞,花上幾元錢就換一個好心情,心滿意足地回家。

成都串串香,安逸


請輸入圖片描述

穿着自己設計的真絲喬琪紗衣裳,週日,喝上一杯早茶,逛逛王府井百貨,在書肆選幾本中意的圖書,晚上再到串串香店裏海喫一番。無需太多的金錢,卻也換得一週的回味和舒坦,我理解,這就是成都真正的閒散和自在。

【編後語】其實,成都的美食品種繁多,即便是串串也有很多生力軍:馬路邊邊的老油鍋底,冒椒火辣的腦花脆肝,還有鉢鉢雞、冷鍋串串......不一而足,成都人對美食的追求永無止境。

轉自:成都市鄉村旅遊產業商會CRT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