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三百零六條,“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僞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僞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僞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僞造證據是嚴重妨礙了司法公正的行爲,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爲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

陽光普法:民事訴訟中僞造證據會如何處罰?

筆者在上海作爲律師執業6年,經常處理各式各樣的糾紛。

有家單位的企業主,因爲拖欠員工加班工資,想要僞造虛假的考勤記錄,來證明自己不需要支付加班工資。

筆者只能提示,僞造證據有法律風險。

(一)妨害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影響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

在審判實踐中,一方當事人舉出僞證,對方當事人在質證過程中肯定會提出異議,有的會舉出相應的證據予以抗辯,有的針對對方的僞證申請延期舉證。法院爲了查清事實,在規定的時間內一般予以准許。有時也會依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職權進行相應的調查取證,再次開庭審理。有時對僞證認證不當,造成錯誤裁判。這樣,就會因僞證而人爲地增加了訴訟成本,延長了審理期限,浪費了寶貴的訴訟資源,影響了辦案質量和效率。這在公正與效率成爲人民法院審判工作主題的今天,是不應該出現的。《人民司法》在民事訴訟法施行後不久曾報道了這麼一個案件: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因爲原告串通、賄買了五、六個人一起作僞證,以致法院耗時九個月,花了大量人力物力纔將案情查了個水落石出。雖然作僞者最終受到了制裁,但法院畢竟付出了沉重的訴訟代價。

(二)侵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名譽和身心健康

僞證由於與客觀事實不符,僞證的突然出現,一般出乎對方當事人的預料。對方當事人毫無心理準備,疲於對僞證進行抗辯,心理往往處於氣憤、受冤的狀態。而僞證一旦被法院採信作爲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無疑就侵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如果僞證內容牽涉個人隱私,也必然會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名譽。

(三)損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

我們知道,司法行爲是國家行爲,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公正與否直接關係到法律的正義性和司法機關的權威性。司法公正體現在每一個案件的審理過程和審理結果之中。如果由於法官的業務水平或工作疏忽,使僞證被採信而造成了錯誤裁判,對於法院、法官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遺憾。而對於當事人來說,卻是百分之百的不公正。這樣,必然造成了當事人和人民法院對法律正義性和司法權威性的懷疑,損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這也是僞證行爲人向司法權威挑戰的最嚴重的社會後果。

作僞證

(四)激化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助長了違法訴訟行爲

民事訴訟的任務是確認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義務關係,制裁民事違法行爲,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由於僞證被採信,導致了法院的錯誤裁判,使無辜者喪失了合法權益、承擔了不應有的義務。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使矛盾激化、矛盾程度加深,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在實踐中,由於民事案件處理不當而引發刑事案件的情況並不鮮見。同時,對於“勝訴”一方來說,製造、提供了僞證居然贏了官司,無疑會沾沾自喜。因爲法院肯定了他(她)的違法行爲。對於僞證者周圍的人來說,會產生極壞的負面影響,容易導致違法訴訟的惡性循環。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和國家機關的權威。

2

民事訴訟中僞造證據如何處罰?

僞造證據是嚴重妨礙了司法公正的行爲,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爲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僞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僞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鑑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爲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可以知道民事訴訟中僞造證據需要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拘留、罰款。

2、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三百零六條,“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僞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僞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僞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證人證言或者其他證據失實,不是有意僞造的,不屬於僞造證據。” 僞證罪的處罰視犯罪情節而定: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