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用到我們的閱讀教學中,就是學生在初步感知文學形象,進而探索形象背後的意蘊,然後結合自己的已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在腦海中生成的新形象――讀山是“山”,讀水是“水”,讀人是“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即是對文本的深思,尋找附着在形象上的意蘊,並不是對第一印象的簡單否定。

分享/“看山看水”的境界,用來解讀文本,太妙了

《五燈會元》第十七卷,唐朝禪師青原惟信曾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他的話闡釋了修禪的三個不同的階段。這是一種從不瞭解,到困惑再到完全瞭解的過程。青原惟信禪師說的是參禪,但這三重境界同樣適用於我們語文的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正確的解讀,是每個教師的首要任務。這裏,借用禪師的三重境界,來說說對文本解讀的理解。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即是對文本的初步感知,感知文本中的形象――通過讀文,你讀到了什麼?如韓愈的《馬說》,我們讀到的是伯樂與千里馬;茅盾的《白楊禮讚》,我們讀到的是不平凡的白楊樹;魯迅的《孔乙己》,我們讀到的是成爲笑料的孔乙己;臧克家的《有的人》,我們讀到的是兩種不同的人……許多文學作品均需藉助形象來抒發情或寄託志。形象是文本的骨,起着支撐文本的重要作用。讀山是山,讀水是水。讀馬是馬,讀樹是樹,讀人是人。初讀文本,我們首先要明白文本寫的是什麼人或物,說的是什麼事,文本中有哪些形象。我們可以把文本中的時間、地點、人物、情節、事件一件件梳理清楚,在腦海中把文學形象初步勾勒,然後再來深思這些形象背後的意蘊。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即是對文本的深思,尋找附着在形象上的意蘊,並不是對第一印象的簡單否定。比如《馬說》並不僅僅是說馬;《白楊禮讚》也不僅是贊樹;《孔乙己》更不是簡單寫一個人。因爲在這些文學形象中都有作者的寄寓。

如何深入挖掘文本形象的意蘊?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尋找這些形象背後的意蘊。第一,從文本中尋找。許多文章都能在文中找到傳達作者意圖的句子。比如茅盾的《白楊禮讚》中,茅盾用四個“難道”的排比反問句由樹到人,由淺入深地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中,由茂盛的、開的像瀑布一樣的紫藤蘿聯想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陋室銘》中,劉禹錫直接指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通過這些句子,我們不難歸納出文學形象的深層意蘊。

分享/“看山看水”的境界,用來解讀文本,太妙了

第二,聯繫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時代背景等去分析。如《海燕》一文,我們需瞭解高爾基的生活年代,瞭解當時俄國的革命形勢,才能明白海燕的象徵意義。再如《孔乙己》,魯迅爲什麼要塑造“孔乙己”這個人物?《孔乙己》是魯迅繼《狂人日記》後所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它寫於五四運動的前半年,發表於五四運動的前一月。當時提倡科學、民主反對封建禮教的新文化運動正在興起,封建科舉制度雖已經廢除,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仍在社會上流行。在這種情況下,魯迅塑造了“孔乙己”這個典型形象。小說通過孔乙己的悲劇經歷,揭露封建科舉制對人的毒害之深,控訴封建社會的罪惡。但是,僅此還不夠。我們還應聯繫到《孔乙己》選自《吶喊》,《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魯迅爲小說集命名爲“吶喊”,是要喚醒昏睡在鐵屋子裏的愚昧麻木的國民,是要“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吶喊》自序)魯迅正是痛心於國民的愚昧麻木,所以在《孔乙己》一文中,有取笑“孔乙己”的“短衣幫”,只記錢的冷心“掌櫃”,甚至酒店十二歲的小夥計“我”都是“努着嘴走開”。“孔乙己”的悲劇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劇。

第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裏所說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是簡單的重複。山水已不是原來的“山水”,而是經過初識,迷惑之後的大悟。引用到我們的閱讀教學中,就是學生在初步感知文學形象,進而探索形象背後的意蘊,然後結合自己的已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在腦海中生成的新形象――讀山是“山”,讀水是“水”,讀人是“人”!比如《孔乙己》,學完後,我們深刻認識到:“孔乙己”是人,但不是一個人,是一羣愚昧麻木的人,是一羣悲哀的人。他們身份低微,遭遇坎坷,但卻愚昧麻木冷漠,令人可憐又可恨。孔乙己、陳士成、阿Q、老年閏土、華老拴、祥林嫂、短衣幫,看殺中國人的國人……無一不是愚昧麻木到了極點。我們讀《孔乙己》,讀到這裏,才發現,孔乙己究竟是誰?魯迅在文中說的明白:因爲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裏,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只有姓,沒有名字,“孔乙己”說白了就是一個糊塗的代號。再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中,蓮,是花中君子;君子,是人中“蓮士”!蓮與君子,已經在我們的腦海中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彼此的代名詞。

有人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本解讀的確因個體差異存在一些偏差,但總的來說,萬變不離其宗,一千個讀者讀出來的還是“哈姆雷特”。

分享/“看山看水”的境界,用來解讀文本,太妙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