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常陪老婆看綜藝的知食君發現,近兩年,各路“明星帶娃”、親子、家庭、育兒類的綜藝節目遍地開花,也有越來越多嬰幼兒奶粉抓住機會,想借綜藝IP擴大品牌影響力,最好再轉化點銷量。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綜藝和明星IP本來就自帶流量,而冠名、植入的大牌奶粉們本身也有品牌IP,流量和產品雙IP聽上去非常高大上,有強強聯合、來勢洶洶的意味,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難度不小。

藏在綜藝裏的奶粉身影!爲何奶粉品牌都熱衷與綜藝“聯姻”?

美素佳兒植入《放開我北鼻》、《媽媽是超人》;諾優能冠名《爸爸去哪兒4》;惠氏冠名《萌寵小大人》;貝因美冠名《小手牽小狗》;伊利金領冠冠名《妻子的浪漫旅行2》;A2至初冠名《我們仨》……

經常陪老婆看綜藝的知食君發現,近兩年,各路“明星帶娃”、親子、家庭、育兒類的綜藝節目遍地開花,也有越來越多嬰幼兒奶粉抓住機會,想借綜藝IP擴大品牌影響力,最好再轉化點銷量。

然而嬰幼兒奶粉捆綁綜藝IP一定效果好嗎?會不會有的跟風之下錢扔水裏沒個響的,畢竟爆款一年才一兩個?而且最近相關宣傳政策收嚴,奶粉品牌們還會繼續冠名嗎?

藏在綜藝裏的奶粉身影!爲何奶粉品牌都熱衷與綜藝“聯姻”?

親子家庭綜藝火爆,部分奶粉品牌嘗甜頭

在業界看來,奶粉品牌們之所以一哄而上地“參加綜藝”,確實是因爲無論從內容、話題性、關注度、吻合度來講,這些親子類、家庭類、“明星帶娃”類綜藝是最適合奶粉品牌的。

就關注度而言,以親子綜藝“開山鼻祖”《爸爸去哪兒》爲例,當年第一季整季平均收視4.015%,位列同時段綜藝第一,創下了湖南衛視非戲劇類節目重播次數之最的紀錄。

藏在綜藝裏的奶粉身影!爲何奶粉品牌都熱衷與綜藝“聯姻”?

以受衆吻合度而言,80、90後更願意爲這樣的內容“買賬”。有數據統計,《放開我北鼻》的收視人羣中,三分之二是女性,“九零後”觀衆佔比高達61.79%,完美貼合了“新晉媽媽”羣體。

在這樣的強力助推之下,不少奶粉品牌也確實嚐到了甜頭。

一位資深行業觀察人士介紹,美素佳兒在冠名《放開我北鼻》時,恰逢其在華推出新產品。節目播出後,結合易烊千璽等一衆明星帶來的流量,該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費者購買意願都有顯著提升。

藏在綜藝裏的奶粉身影!爲何奶粉品牌都熱衷與綜藝“聯姻”?

而一直被寶爸寶媽們稱爲“荷蘭牛欄”的網紅奶粉Nutrilon,因爲正式進入中國後命名爲諾優能,知名度受到影響,而冠名《爸爸去哪兒》第四季後,很大程度上完成了“更名”的消費者教育。

“魔性口播、強勢洗腦”,或有負面效果

然而不是所有的“聯姻”都能複製這條路子,畢竟各家綜藝看點、口碑、收視率不一,廣告植入方法各異,而且嬰幼兒奶粉品牌的定位和需求也不盡相同。

負面效果還是有不少的。“愈演愈烈的‘魔性口播、強勢洗腦’已經逐漸開始引發一些觀衆和消費者的反感了,畢竟過猶不及。”該觀察人士告訴知食君,一旦不節制、不高明,讓品牌過多插入到情節中,就會讓人感覺既“low”又突兀。

“更多的可能是平平無奇、錢丟水裏。但凡是稍微大點的IP,冠名或合作費用就不會小,而且呈現出年年漲價之勢。”該觀察人士表示,動輒數千萬上億元的營銷費用砸進去,一旦收視遇冷、節目或明星本身出了負面信息、節目外營銷掛鉤沒跟上……只要有以上任何一個因素影響,錢就可能白花。

投入產出比不一定高,政策收嚴或有影響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綜藝和明星IP本來就自帶流量,而冠名、植入的大牌奶粉們本身也有品牌IP,流量和產品雙IP聽上去非常高大上,有強強聯合、來勢洶洶的意味,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難度不小。“不是單純砸一個IP或者看準其中一個明星請其代言就夠了。”朱丹蓬舉例,花了2000萬冠名或是請代言,可能還得再花幾倍的錢開展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而且很難短時間內精準衡量捆綁這個綜藝的效果,所以品牌方還得慎重出手。

藏在綜藝裏的奶粉身影!爲何奶粉品牌都熱衷與綜藝“聯姻”?

另一方面,知食君注意到,不論是對兒童明星還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國家在宣傳管理方面也都在加嚴,這對“奶粉上綜藝”可能也會有影響。

去年11月底,爲了防止過度“造星炒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出臺,其中明確要求“嚴格控制影視明星子女參與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這讓《爸爸去哪兒》第六季延期至今。

藏在綜藝裏的奶粉身影!爲何奶粉品牌都熱衷與綜藝“聯姻”?

另外,日前國家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其中強調“要依法規範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廣告宣傳”、“不得對0-12個月齡嬰兒食用的嬰兒配方乳製品進行廣告宣傳”等。

有業內人士分析,“明星子女”參加綜藝節目管理加嚴,確實減少了“奶粉上綜藝”的渠道,不少品牌目標轉向育兒、家庭相關欄目,比如《我們仨》《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總而言之還是有可行性。不過《提升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嚴管奶粉廣告後,可能奶粉品牌在娛樂營銷上會更加謹慎了。

我是知食君,對食品有嚴格要求的媒體奶爸,歡迎點擊關注,瞭解更多兒童餵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大家還在看:

醫學博士解讀香蘭素:國標制定很謹慎,有害、妨礙轉奶無科學依據

奶粉上火、羊奶粉治過敏……這些奶粉“僞概念”你中招了嗎?

【奶粉知食幫】奶粉結塊、寶寶吐奶怎麼辦?這些常識要知道

奶粉知食幫:一文讀懂“爲中國寶寶研製”奶粉背後的玄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