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藏書與學術發展互爲因果,這種關係在清代表現得尤爲明顯。陳東輝告訴筆者,在清代道鹹以前的很長一個時期內,全國的學術中心一直在江、浙、皖一帶,而被稱爲“炎荒僻壤”之地的廣東,學術空氣相對薄弱,私家藏書也較少。

藏書促進中國古代學術繁榮藏書促進中國古代學術繁榮

中國古代藏書的千年積澱不僅爲人才培養提供給養,更孕育着古典學術文脈。藏以致用,通過對古代文獻典籍的保存、傳遞、校勘、記錄,藏書家爲中國學術文化的繁衍作出了巨大貢獻。

藏書爲學術著述提供豐富資料

古人在利用藏書治學的基礎上,創造了著述、彙編等多種形式的新典籍,如宋代修《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明朝修《永樂大典》,清朝修《四庫全書》等,延續着中國的學術文脈。“沒有大量藏書,這類學術活動難以完成。”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杜澤遜表示。

古代的信息傳播不發達,藏書是治學必不可少的基礎。收藏與自己治學關係較密切的書籍顯得尤爲重要。杜澤遜介紹說,從事古代文史研究要購買十三經、二十四史、諸子百家等大量典籍。葉夢得、鄭樵、趙孟俯、王世貞、歸有光、胡應麟、胡震亨、談遷、顧炎武、黃宗羲、錢謙益、朱彝尊、杭世駿、全祖望、萬斯同等大家著述等身、名篇迭出,他們都是利用藏書而各鑄輝煌,名重學界。

古代藏書與學術發展互爲因果,這種關係在清代表現得尤爲明顯。“清代學者在樸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最大,而從事樸學研究,需要大量圖書資料。”浙江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專業副主任陳東輝介紹說,清代私家藏書樓多基於學術研究的需要而建。

正如梁啓超對清代學術的評價:“這個時代的學術主潮是:厭倦主觀冥想而傾向於客觀的考察。”清代學者用歷史文獻對社會上及書本中的問題進行考證。康熙時代的學者閻若璩考證大量公私藏書中的材料得出結論認爲,此前被列爲儒家“十三經”之一的《古文尚書》系僞書,解決了學術史上的一大公案。

“治書之學”孕育中國古代學術門類

歷代藏書家對典藏、讎校、分類、編目、纂輯、刻印等藏書實踐活動的研究是校勘學、目錄學、版本學、輯佚學、考據學等許多學科的基礎。

北京大學現代出版研究所所長肖東發認爲,應將這些研究書的學術門類稱爲“治書之學”。“早在漢代,從劉向、劉歆父子編《別錄》、《七略》開始,我國就已建立起校勘學、目錄學、辨僞學等治書之學,唐宋以後,版本學、輯佚學蓬勃興起,並與原有的校勘學、辨僞學、目錄學等結合,在學術研究上更爲專深細緻。這些活動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清代達到鼎盛,湧現出一大批學術水平極高的校勘學家、版本學家、目錄學家、輯佚學家或考據學家。”肖東發說。

“藏書不一定能當考據學家,但不藏書肯定做不了考據學家。”杜澤遜介紹說,清代考據學的重要分支校勘學,尤其需要依賴罕見祕本。嘉慶年間,著名考據學家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經注疏》,底本是傳世極少的元刻十行本,校本也大都是宋元明善本。

黃丕烈、顧廣圻、鮑廷博,是清代樸學鼎盛時期的藏書界巨擘,經他們題跋、批校、刊刻的善本古籍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文物價值,有“黃跋”、“顧批”、“鮑刻”之稱。作爲古籍善本中的一個重要門類,“批校本”在當今的藝術市場上備受推崇。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介紹說,批校本是批本、校本、題跋本的統稱。這些經前賢親筆點校、批讀、題跋過的書籍,也許本身的年代並不十分久遠,但批校內容或側重考證源流、訂正訛誤,或區別刻本的優劣,成爲中國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支脈。批校本不僅爲後人的學術研究提供線索,還體現了批校者本人的學養、趣尚及當時的學術思潮和文化風尚,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都很高。

地域學術發展與藏書繁榮相互促進

藏書活動的繁榮與我國曆史上地域學術的發展相互促進。據《中國私家藏書概述》統計,明清兩代全國著名藏書家共有4654人,其中江浙兩省2029人,佔全國總數的43.6%。而在這兩朝的203名狀元中,江浙兩省佔105名,超過半數。這足以說明藏書與地域及人才之間的密切關係。

“江浙私人藏書中心持續繁榮與唐宋時期私家藏書打下的基礎是分不開的。”肖東發認爲,藏書直接關係到讀書教育,藏書是否發達與地域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出版業發達程度密切相關,而與國家政治中心的關係相對薄弱。漢以降,私藏中心逐漸由西向東南轉移,逐漸遠離政治中心,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私家藏書事業持續繁榮、風景獨好的事實很能說明這一點。

陳東輝告訴筆者,在清代道鹹以前的很長一個時期內,全國的學術中心一直在江、浙、皖一帶,而被稱爲“炎荒僻壤”之地的廣東,學術空氣相對薄弱,私家藏書也較少。編纂《四庫全書》時,廣東僅進呈了12種書,名列全國倒數第2位。

藏書的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術的發展。著名學者阮元嘉道年間任兩廣總督時,在廣州建立了學海堂,逐漸成爲當時全國最有影響的書院之一。學海堂開設經古之課,積極倡導學術研究,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學術的繁榮與發展。從19世紀中葉起,全國的學術重心開始轉向嶺南,隨後逐漸波及附近的荊楚地區。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衆號消息:羣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