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成熟期掉粒、轉色難,到底該怎麼辦?

葡萄進入成熟期後,離收穫僅一步之遙,不過此期常會發生掉粒、轉色差的情況,進而影響葡萄的產量和賣相,下面我們來聊一聊葡萄成熟期的相關問題。

葡萄掉粒的原因

引起葡萄後期掉粒的原因多且雜,這裏筆者試將其歸爲幾類。

01果部營養供給不足

葡萄果期是需肥的關鍵期,一般很少有不補肥的,但若是大量元素施用過量,則有害無益,此舉會加重中微量元素的缺失。如缺硼、鈣時,果實內果膠減少、硬度降低,易軟果落粒或是開裂;缺鎂時,果穗周圍功能葉片大量失綠髮黃,有機產物少,加重落果,也使得葡萄品質(轉色、糖分等)難以形成。

葡萄成熟期掉粒、轉色難,到底該怎麼辦?

除去礦質元素外,有機養分也是需要關注的部分,它是穩果和葡萄風味品質形成的關鍵,葉片受損、葉果比低,有機物產出少,後期果實會脫糖發軟,落果加劇。

此外,營養還講究一個有效供給,如果新梢生長過旺,或是掛果過多都會影響養分流向問題,從而導致落粒、轉色差等問題,所以這部分不僅僅關乎施肥還有根系、葉片養護、修剪等密切相關。

02內源激素失調

實際上,我們可以將內源激素理解成一個個信號,提示或促使果樹做出一定的反應。與果實脫落有關的激素主要包括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乙烯、脫落酸等,後兩者是促落的。

葡萄成熟期掉粒、轉色難,到底該怎麼辦?

異常的環境因素、病害、礦質元素的缺失可引起內源激素失調,如缺鈣可使果部乙烯含量上升(環境因素放在後面說),不過引起內源激素失調的主因常是外源激素使用不當。

爲了提早上市,很多人會使用乙烯利來促上色,但是如果使用過早或是濃度過高會加重落果,得不償失,同樣外源激素的使用不當容易導致轉色不均等問題。

03異常氣候條件

乾旱:可通過影響肥水吸收、影響葉綠素合成與光合作用、果部的乙烯、脫落酸含量亦會異常攀升,而引起落果。

澇害:可引起根系缺氧、內源激素紊亂,而引起軟果落粒;水分過多也會導致葡萄出現返青,轉色難等問題。

大雨、大風、冰雹:主要是物理造傷後,果實破損(多數會受到病菌侵害)而引起落果。

葡萄成熟期掉粒、轉色難,到底該怎麼辦?

04病害因素

水罐子病:也叫轉色病,屬生理病害的範疇,發病後果色失常、變軟脫落,果梗一般無病症。

潰瘍病:真菌性病害(葡萄座腔菌屬的真菌),果粒無明顯病症,但果梗乾枯褐變,落果嚴重。

白腐病:果梗和果粒都有病症,發病晚的會落,轉色期發病的果粒則形成僵果掛穗。

葡萄成熟期掉粒、轉色難,到底該怎麼辦?

此外,品種特性也會影響後期落果,一般早熟、中熟的品種不耐掛,還有產量高的如紅地球等也有落果風險。

預防和處理措施

1、做好水肥管理

自掛果後,做好肥、水、梢枝的管理,膨果期肥水集合,採前適度控水,注重果期中微量元素的補充。

地下部分:可衝施生物刺激素肥易吸收,起效快,營養全面,滿足葡萄後期營養需求。

地上部分:葉噴螯合態中微量元素,吸收起效快,可噴施鉀肥+鈣肥+蕓薹素等,補充果實後期生長所需的大、中微量元素的同時,蕓薹素可有效調節葡萄內的激素水平,減少落果;同時調節養分供給結構,促進果實均勻膨大,轉色均勻,避免大小粒、轉色難、轉色後返青等問題,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

2、合理修剪、合理負載

合理修剪,保證葉果比,合理負載,保證養分能夠滿足果實生長,從而減少落果,避免轉色困難等現象。

葡萄成熟期掉粒、轉色難,到底該怎麼辦?

3、其他管理

科學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提早、不過量;預防病蟲,減少葉部及果部的損傷,積極應對環境脅迫。

4、落果後的處理

掉粒應及時清除,這裏重點說一下後期病害落粒的處理。水罐子病剪去軟果,通過降產噴施鉀肥+蕓薹素來穩住未發病的果;潰瘍病,先用藥控制,3天后除去病粒、病穗,之後再打藥鞏固一次,可用腐黴利、苯甲·嘧菌酯、戊唑醇、嘧黴胺等;白腐病,一般大量發生後難控制,預防爲主,由於是土傳病害,建議在秋肥時補充生物菌肥或含生物活菌的肥料,以減少病原基數,發病重的園子春季清園時做好充分清園工作。

來源:農業助手

葡萄成熟期掉粒、轉色難,到底該怎麼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