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產假一結束,就回到了工作崗位。於是,寶寶的一切相當然的交由奶奶開始管教。

主要是奶奶是自己人,放心呀。但是在由奶奶帶時,我們也要考慮到長輩帶孩子的方法及理念和我們是有一定區別的。

下面來說說這4件事,如果奶奶堅持做的話,媽媽一定要及時阻止哦。

1

口對口餵飯

喫完飯和寶寶一起在小區裏溜達,遇到了孩子的小夥伴奶奶正在口對口喂孩子喫嚼碎的鍋巴。

因爲平時一起玩的比較好,所以就上前打聲招呼。實在沒有忍住,就和小夥伴的奶奶說了聲“這樣喂寶寶喫是不對”。

然而奶奶的回答是:孩子小,擔心讓他自己喫卡着,那樣就不好了。完全沒有意識自己的方法有問題。

再說,寶寶好像都快兩歲了吧,這個適當的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現在依然有家長習慣於自己先把飯菜嚼碎後,再餵給寶寶喫。說這樣一是避免飯菜燙着寶寶,二來可以幫寶寶嚼碎食物,有助消化。

其實這樣做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危害:

危害一:病從口入,將大人口中的病毒、細菌傳染給寶寶。

危害二:寶寶咀嚼能力下降。充分咀嚼可以對口腔、舌部和齒齦進行清掃,防止牙齒排列不齊和齲齒。

危害三:造成寶寶偏食和厭食。讓小孩不缺乏進食的熱情,最終會導致偏食。

2

一哭就餵奶

哭是寶寶天性。由於不會表達或不能充分的表達,很顯然哭是個不錯的方法,既能發泄情感,又能表達自己的不舒適。

通常,當寶寶哭的時候我們多少會理解爲孩子餓了,需要喝奶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當寶寶尿了、拉了、困了等都會出現哭的情況。

我們一定要分清楚情況後再行動。

不要寶寶一哭就感覺是餓了,還在那想着寶寶餓的真快,肯定是要長個(長個期寶寶餓的快)。

我家婆婆也是位聽不得寶寶哭的人,當時我們家寶寶就是因爲一哭奶奶就心疼孩子,以爲餓了,一哭就餵奶。結果孩子積食了······

寶寶哭是很正常的事,我們可以堅持寶寶是不是熱了、渴了或衣服穿得不舒服。

排出沒有原因的話,寶寶只要不是痛苦的哭,適當的苦苦還可以鍛鍊下孩子的肺活量哦。

3

穿蓋很厚

寶寶穿的多,蓋的多這幾乎是所有家庭中的通病。總感覺寶寶小,沒有火力,應該是怕冷的。而事實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1、可引發皮膚病。寶寶穿得太多,身體裏面體溫太高的話會有一定的可能性造成溼疹、膿皰疹等皮膚病。

2、易導致捂熱綜合症。孩子的身體都被裹在厚厚的衣服,身體產生的熱量沒有辦法通過皮膚在第一時間散發,衣被裏的溫度越來越高。

容易造成孩子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

3、影響生長發育。孩子被層層包裹,活動非常多的限制,造成寶寶運動遲緩。

4、易感冒、發燒。孩子穿的太多,動一下就會出很多的汗,這樣就很容易受涼。

4

過度搖晃

寶寶困想睡覺,哭着鬧瞌睡。奶奶們統一的哄睡習慣——不停的搖晃。

哄娃睡覺,抱着孩子不斷抖動。哭得越兇,抖得越厲害,直到孩子睡去,實際上孩子是被抖暈過去了。

搖晃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寶寶因爲頸部的肌肉脆弱,受到搖晃時大腦會跟着震動,頭蓋骨和大腦之間的靜脈被擠壓,血流受阻,引起“腦輕微震傷綜合症”或顱內出血或硬膜下血腫。

嚴重者出現腦水腫、失明甚至死亡,即使存活下來長大後也很有可能智力低下、發育不良。

正確地看護孩子,重要的一點就是“輕抱輕放”,在寶寶的頸部可自行挺直前,抱的時候務必以手掌托住其頸部。特別是3個月前的寶寶一定不要過度搖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