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文曾講到侯楊方在尋找Kizil達板的艱難,但也正是如此,讓他有可能貼近真實可感的清朝歷史,因爲那段驛路正是清代驛路中的一段,當年一隊隊清朝士兵正是沿着這條路奔向帕米爾高原,守衛中國最西邊的疆土,而侯楊方的汽車,是這段驛路中出現的第一輛汽車。現在大家說的“江蘇巡撫”“安徽巡撫”,在清朝前期、中期的原始檔案中絕大多數只是寫成“蘇州巡撫”“安慶巡撫”,還有從來沒有見過的“蘇松省”“江寧省”,以及包括現在陝西、甘肅全部的“陝西省”等。

“不瞭解現實,就很難了解歷史;不瞭解歷史,就很難了解現實;對現實的認識都糊塗,怎麼可能清楚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我不相信。”

說這話的人叫侯楊方,是復旦大學的教授,他並不認爲自己是一位純粹的書齋裏的學者、教授。同時,他還是240萬粉絲的微博大V。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在我問他是否在微博上刻意塑造形象後,他以反問作答:“你把粉絲都看成傻瓜,難道他們看不出來很多大V是僞裝的嗎?”。

就像他在微博上表現出的風格一樣:直截了當,不留情面。

他在微博上的原則是:真話不全說,假話絕不說。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作爲一個在頂尖學府任教的網紅教授,在微博上,他並沒有大家刻板印象中的“溫良恭儉讓”的教授,更不認爲自己是傳統的書生,對很多人津津樂道的文人圈的所謂風趣雅事經常嗤之以鼻;不時流露出一絲智力上的優越感,反倒有一絲尖銳,畢竟他在35歲時就已經是復旦的正教授。

或許因爲人生的順利以及經常和歷史牛人進行心靈對話,也讓他身上保有一種脫離當今世俗的朝氣,在一條微博中他夫子自道:人生幾十年,何必畏畏縮縮,蠅營狗苟。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他不認爲自己是公共知識分子,但對現實保持高度的敏感,曾提前近一年公開看好並預言川普當選以及他隨後的政策發展。

他也秉持發言不受利益干擾的原則,所以他的微博從不接廣告,“一做廣告你就扭曲了,你就失去了公信力,你說的所有東西,大家會想,這是不是利益的驅使。你想幹嘛?沒必要!”

在我們採訪的當天,侯楊方穿着鮮亮的橙色毛衣,一雙運動鞋,頭髮硬直,眼神如鷹,語速極快,與其說像個教授,不如說他更像一個軍人。以他所從事的工作而論,他既是書齋裏的學者,也是大地上的探險家。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他曾悶頭數年在檔案館讀資料,也曾13次踏上“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精準復原了絲綢之路。

他白天高原徒步數十公里後,晚上夜深人靜之時仍有精力書寫考查日誌,把數據輸入電腦。

他收藏的各種大比例尺地圖打印出來可以裝滿一間房子,他的胸中裝着大好河山。

“萬里萬卷”是侯楊方的微信名,也是他人生的追求和寫照,他曾說:萬里萬卷,相輔相成。無萬里,宅書呆子;無萬卷,行走莽夫。

“學術瘋子”,在科考中,他曾徒步數十公里,走到滿腳都是泡

時間回到2013年4月,侯楊方第一次率隊考察帕米爾高原,沿着法顯、玄奘、高仙芝曾經走過的道路,着手精準復原絲綢之路的路線。

隨隊的《新民晚報》記者姜燕,在第一天的科考日誌中就記錄說:走在河谷裏,一直想給他取個名字叫“學術瘋子”。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因爲在侯楊方的心裏,沒有天黑和危險,只有學術和他要尋找的地理座標。

當天,爲了尋找一個幾乎所有地圖上都沒有標註的“Kizil”達板,以及附近的阿爾帕勒克村,他們在戈壁和河谷中不斷迷路。眼看就要天黑,帶的指南針也失靈。

不過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侯楊方靈光一閃,帶他們走進了一條山谷,不多時,一大片村子就展現在他們面前,這就是傳說中的阿爾帕勒克村。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記者姜燕在日誌中也不得不感嘆:有時候,你也不得不接受人神的指引。

到達阿爾帕勒克村之後,天色已晚,但侯楊方力排衆議,決定繼續前進,在從沒有汽車進入的高山深谷裏,亂石遍地,冰河湍急,汽車前進的速度比步行還要慢……

當然,最後他們平安走出這個河谷,但剎車片已壞的越野車,一頭撞向了橋樑的欄杆,差點翻到河裏。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回憶起這個細節的侯楊方說,“我坐在前頭,我都沒吭聲,後面一片尖叫。”事後他說,“不會出事的,吉人自有天相;何況出事了,尖叫又有什麼用?”

在隨後的科考中,他也曾徒步數十公里,眼前豁然出現了《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大石崖,“玄奘一輩子經過最高的地方” ,海拔超過4900多米。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循着玄奘腳步前行的路上,侯楊方還發現了一株需要八個人才能合抱的阿富汗楊樹,他認爲這棵山楊,“是目前可以確認的唯一目睹過玄奘取經的生命。”

在這棵巨大的楊樹下,他不禁感慨:“玄奘應該沒看到過帕米爾盛開的杏花,但應該喫到杏了。在他東歸路上,有一株三千年以上的大山楊,他當年應該注意到當時已兩千歲的它,甚至有可能在它樹蔭下棲息過。”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大楊樹:可能是還存活的唯一見證玄奘取經的生命

後來,再一次途經這棵楊樹的時候,他撿起了落在地上的樹葉做成了書籤,而不捨得摘取樹上的一片。

這是他在學術考察中遭遇到的詩意,他認爲學術的終極意義就是詩意,學術從審美開始,以審美結束。

研究清朝,他看了大量原始檔案,有些還帶有封條

就像行走於少有人走過的路一樣,侯楊方做學問也崇尚閱讀最原始、最底層的資料,這構築了他“萬卷人生”的基礎。

因爲研究的方向是清朝人口史、經濟史,他曾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臺北故宮等地,長時間閱覽原始的檔案材料。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他看到的大量原始檔案,上面都還帶有封條,“192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封掉以後,將近100年,從來沒人打開過。”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閱讀這些材料的時候,他發現學界(更不用說有關清朝的電影、電視劇)沿用的“清朝十八省”概念,是在清代後期才逐漸體制化、標準化的。

現在大家說的“江蘇巡撫”“安徽巡撫”,在清朝前期、中期的原始檔案中絕大多數只是寫成“蘇州巡撫”“安慶巡撫”,還有從來沒有見過的“蘇松省”“江寧省”,以及包括現在陝西、甘肅全部的“陝西省”等。

他得出自己的結論:清代的“省”只是一種區域的通稱,不是巡撫轄區的專稱,更不是正式的政區。

因而在課堂上,他會問學生是怎麼了解清朝的,“如果不看這些(原始檔案),你永遠不會對‘十八省’表示質疑,你沒有途徑。”如今,這一觀點也被吸納到由他主編的《清朝地圖集》一書中。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侯楊方對歷史地圖的興趣,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他的青少年時代。

現在回憶起來,他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他所在的縣城圖書館裏竟然有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

對歷史地理學科稍有了解的都知道,這部圖集中國歷史政區地理之大成,“小學時,我看過的就是棕色封面的那種內部版。”他開玩笑說,“(我在歷史地理上的)起點還是相當高的。”這部書培育了侯楊方對歷史地理的最初興趣。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那時候的他肯定沒想到,三十多年後,在《中國歷史地圖集》的基礎上,他會編制一部《清朝歷史地圖集與地理信息系統》。

但是,他對歷史地理的熱情,從高考第一志願復旦歷史系,到博士畢業至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工作,始終如一。

他回看自己的半輩子人生選擇時說道:“從未不如願。”

清朝是大衆自以爲最瞭解的一個王朝,但實際上是一個最被誤解的朝代

製作清朝地理信息系統、《清朝歷史地圖集》的過程中,他也將“萬里萬卷”的治學精神發揮到了極致,“用萬里來驗證萬卷,來更加闡述出萬卷中也沒告訴你的東西。”

這些年裏,他十多次去帕米爾高原,實地探尋清朝最西部的國界。很多個夜晚,他着迷於清代西部國界問題,夜深仍然睡不着,白天也不覺得睏乏。

2013年夏季的那次考察中,在牧民的幫助下,他跨越了淹沒到馬肚子的冰河,尋找到了現處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乾隆紀功碑”遺址,就這個點,一個碑坑一平方米左右,我就站在碑坑中間,這纔是真實的歷史。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當年還不是大V的侯楊方在微博上直播了自己的考察,在那條微博他解釋說,“它是帕米爾高原(大部)曾屬中國的鐵證,記錄了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回疆,追擊到此的最後一站(戰)”,也是乾隆極盛的最好的紀念碑。

由此他替乾隆抱不平:爲什麼現在的影視劇都將乾隆這位殺伐決斷、果敢堅毅的皇帝,描繪成整天混跡於大觀園脂粉堆中的賈寶玉呢?這應該是歷史真面目與虛構角色反差最大的一個人了吧?

他對陳道明在《康熙王朝》中飾演的康熙甚是不滿,並直言“陳道明演的康熙真爛”。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在他所讀到的資料中,他認爲康熙應該是一個極修邊幅,夏天見人要戴冠、嚴於律己的皇帝,也是可以持續打獵一天,累垮十幾匹馬的滿洲勇士,而不是電視劇中那個”坐無坐相、東倒西歪的小文痞“。

在侯楊方看來,清朝是大衆自以爲最瞭解的一個王朝,但實際上是一個最被誤解的朝代。

如果要找一個人給清朝描繪一幅簡潔、清晰、明瞭,但細節又真實可信的全景式畫面,侯楊方可能是最適合的。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因爲侯楊方主持開發清朝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動態的地圖,而地圖上動態的變化,後面對應的都是一個個事件,“你必須對清王朝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否則也不知道怎麼發生的。”

清朝疆域的每一次變動,就意味着背後藏着意義重大的歷史事件,由前期的不斷向南、向西開疆拓土,到後期的逐漸收縮,侯楊方以歷史地理的專業精深的見解和眼光闡釋背後的事件過程與因果。

前文曾講到侯楊方在尋找Kizil達板的艱難,但也正是如此,讓他有可能貼近真實可感的清朝歷史,因爲那段驛路正是清代驛路中的一段,當年一隊隊清朝士兵正是沿着這條路奔向帕米爾高原,守衛中國最西邊的疆土,而侯楊方的汽車,是這段驛路中出現的第一輛汽車。

電視劇裏的康熙、乾隆演錯了!復旦“網紅教授”告訴你真實的清朝

那天晚上,他發了一條微博,以簡短而平淡的一句話記述了當天的經歷:艱辛曲折,成果豐碩,一切平安。

歷史強調時間變化,地理強調空間變化;以時間爲經,以空間爲緯,本課程織成一幅清代全景式的畫卷。

關於喜馬拉雅:

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臺,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