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王戏说历史

官场艰难,他在不断的被找茬,革职,立功中不间断的进行抗倭

俞大猷曾经明明立下大功却被找茬遭到革职,就连世袭的百户祖职也被收回去了。发生这么冤枉的事情,正常人都很委屈吧,不过俞大猷却是个例外,他不仅没抱怨,而且也没有因此而颓废,而是更加认真去抗倭。在这次处罚发生不久后,他就因为一场大胜被撤销了处分,而且还升为了总兵。他常常被人找理由受处分,但是很快又因为立下大功而被撤销处分。

俞大猷这一生的抗倭主要是由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击和倭寇合作的中国本土的海盗集团,比如汪直,徐海等人。当时浙江闽南的总督想尽办法诱降了汪直,终于把他交给了浙江按察司,解决了一个隐患。虽然汪直是不在了,但是他的余党还没有放弃,一直坚守在岑港顽强抵抗。因为双方一直僵持不下,地方军队久久不能拿下岑港,招致上面的人不满,结果俞大猷的总兵职位又被夺了。

直到1558年,眼看着快要守不住岑港,汪直的余党只好放弃岑港选择出逃。俞大猷立马就组织了戚继光,张四维等将领去追击,截杀。在这过程中,余党损失惨重,只好南下往福建方向逃去。俞大猷也是一路追击,追到浙江与福建的交接地带,但是因为他是浙江的官员,如果没有上司胡宗宪的命令,他是不方便进入福建的,所以只好停下追击,看着余党逃走。余党脱离了俞大猷的追杀后就在福建周边休整,盘踞了下来,继续为害当地的老百姓,搞得百姓是苦不堪言。

于是福建的巡抚李瑚就不高兴了,认为俞大猷军队原本可以一举剿灭余党的,这样他们就不会跑到福建来作威作福,搞成现在的局面,认为是胡宗宪有意纵敌,结果李瑚就写了奏折去弹劾胡宗宪。而胡宗宪呢,则认为俞大猷和李瑚两个人是老乡,是俞大猷把军事机密透露给了李瑚,为了把自己从事情的责任里摘出来,胡宗宪也写了奏折给皇帝,把这件事情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俞大猷,说是他一没有做好防御,二没有用心追击,结果导致余党逃到福建,作恶一方,残害百姓,俞大猷应该要把俞大猷治重罪。结果,俞大猷就成为了这次事件的牺牲品,再一次被夺了官职,而且被押回了京城,在监狱等待审问。

他的这次下狱,可以说是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不单是老百姓同情他,他的同僚也是想方设法救他,最后甚至是最初弹劾他的胡宗宪都后悔了,写信给上面的人希望能准许俞大猷到北方去戴罪立功,俞大猷自己也上书为自己辩解陈情。在这么多人的努力下,他终于出狱了,被派往大同,赎罪录用。

在嘉靖三十九年,俞大猷就因为在北方又立了大功而被恢复祖荫,而且被派到了现在的湘西凤凰县驻守,当一名参将,就此离开了塞北。到湘西的第二年,他就带队平息了一场好几万人参与的农民暴动,维护了一方安宁。第三年他被升为南赣副总兵,同年的十二月升为福建总兵官。第四年,他从南赣进入福建,开始了在福建驻守,也开始了他第二阶段的抗倭。当他还在监狱里挣扎,出来后辗转塞北和南赣任职的时候,东南沿海的抗倭行动持续在进行着,入侵福建的那些倭寇被戚继光全部消灭,于是军队全部离开福建返回浙江。但是当戚继光带领的军队刚离开福建,就又有倭寇在福建沿海作乱。不知道今天的这篇文章大家还喜欢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