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王戲說歷史

官場艱難,他在不斷的被找茬,革職,立功中不間斷的進行抗倭

俞大猷曾經明明立下大功卻被找茬遭到革職,就連世襲的百戶祖職也被收回去了。發生這麼冤枉的事情,正常人都很委屈吧,不過俞大猷卻是個例外,他不僅沒抱怨,而且也沒有因此而頹廢,而是更加認真去抗倭。在這次處罰發生不久後,他就因爲一場大勝被撤銷了處分,而且還升爲了總兵。他常常被人找理由受處分,但是很快又因爲立下大功而被撤銷處分。

俞大猷這一生的抗倭主要是由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打擊和倭寇合作的中國本土的海盜集團,比如汪直,徐海等人。當時浙江閩南的總督想盡辦法誘降了汪直,終於把他交給了浙江按察司,解決了一個隱患。雖然汪直是不在了,但是他的餘黨還沒有放棄,一直堅守在岑港頑強抵抗。因爲雙方一直僵持不下,地方軍隊久久不能拿下岑港,招致上面的人不滿,結果俞大猷的總兵職位又被奪了。

直到1558年,眼看着快要守不住岑港,汪直的餘黨只好放棄岑港選擇出逃。俞大猷立馬就組織了戚繼光,張四維等將領去追擊,截殺。在這過程中,餘黨損失慘重,只好南下往福建方向逃去。俞大猷也是一路追擊,追到浙江與福建的交接地帶,但是因爲他是浙江的官員,如果沒有上司胡宗憲的命令,他是不方便進入福建的,所以只好停下追擊,看着餘黨逃走。餘黨脫離了俞大猷的追殺後就在福建周邊休整,盤踞了下來,繼續爲害當地的老百姓,搞得百姓是苦不堪言。

於是福建的巡撫李瑚就不高興了,認爲俞大猷軍隊原本可以一舉剿滅餘黨的,這樣他們就不會跑到福建來作威作福,搞成現在的局面,認爲是胡宗憲有意縱敵,結果李瑚就寫了奏摺去彈劾胡宗憲。而胡宗憲呢,則認爲俞大猷和李瑚兩個人是老鄉,是俞大猷把軍事機密透露給了李瑚,爲了把自己從事情的責任裏摘出來,胡宗憲也寫了奏摺給皇帝,把這件事情的責任全部推給了俞大猷,說是他一沒有做好防禦,二沒有用心追擊,結果導致餘黨逃到福建,作惡一方,殘害百姓,俞大猷應該要把俞大猷治重罪。結果,俞大猷就成爲了這次事件的犧牲品,再一次被奪了官職,而且被押回了京城,在監獄等待審問。

他的這次下獄,可以說是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不單是老百姓同情他,他的同僚也是想方設法救他,最後甚至是最初彈劾他的胡宗憲都後悔了,寫信給上面的人希望能准許俞大猷到北方去戴罪立功,俞大猷自己也上書爲自己辯解陳情。在這麼多人的努力下,他終於出獄了,被派往大同,贖罪錄用。

在嘉靖三十九年,俞大猷就因爲在北方又立了大功而被恢復祖蔭,而且被派到了現在的湘西鳳凰縣駐守,當一名參將,就此離開了塞北。到湘西的第二年,他就帶隊平息了一場好幾萬人蔘與的農民暴動,維護了一方安寧。第三年他被升爲南贛副總兵,同年的十二月升爲福建總兵官。第四年,他從南贛進入福建,開始了在福建駐守,也開始了他第二階段的抗倭。當他還在監獄裏掙扎,出來後輾轉塞北和南贛任職的時候,東南沿海的抗倭行動持續在進行着,入侵福建的那些倭寇被戚繼光全部消滅,於是軍隊全部離開福建返回浙江。但是當戚繼光帶領的軍隊剛離開福建,就又有倭寇在福建沿海作亂。不知道今天的這篇文章大家還喜歡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