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王戲說歷史

年少聰穎的楊時,機遇無數,爲何平淡一生只有破舊的屋子可住

北宋有一個人叫做楊時,他在小的時候就非常的聰明機智,還會時不時的來一首詩,讓當時的人十分驚訝。後來在自己的求學過程中,楊時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學本領,漸漸地開始有了名氣。同時,楊時參加了考試,併成功得到了進士的學位,所以當時的當官者就讓他做汀州司戶參軍。然而楊時十分的謙虛,假裝自己有病,身體不適,沒有去上班,還利用這段時間認真的做學問,研究理學,並且寫下了一本書。

大家都很珍惜有才的人,楊時又被派到徐州做當地的司法。一段時間之後,楊時爲了學更多的東西,就去洛陽向程顥學習,成爲了他非常滿意的學生。老師對楊時好,楊時也對老師心懷感激,對老師十分的尊重,曾經聽說自己的一位老師去世了,他就在自己的家中設置了一個牌位,每天在自己的門口哭,非常的悲傷。禍不單行啊,隨後的幾年,自己的母親、父親相繼去世,悲傷的楊時就回到了小時候的地方爲他們守靈。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守完靈的楊時已經41歲了,但是他還是去拜有名的人爲自己的老師,向他們請教問題,學習知識。即使當時的楊時已經很有學問了,但是楊時依舊十分的謙虛,一點都不驕傲,每天都很認真的學習。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在自己老師的指導下,楊時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對一些問題的研究非常的透徹,爲當時流行的理論學說的傳播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貢獻。即使是後來離開了老師,楊時只要有不會或者不明白的問題,就會寫信去請教他的老師,他的老師也會全部都告訴他這位非常滿意的學生。師生關係非常的好!

學成之後,他到瀏陽去當官。誰知道這個地方經常出現乾旱,經常農作物沒有收成,農民沒有糧食可以喫,就離開了這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楊時就想自己的上司報告,跟自己的老大反映情況。收到報告的上級,就爲這個地方發了錢用來救濟人民,同時發了糧食給人民喫。這種問題又在楊時在蕭山做官的時候出現了,此時的楊時就停了自己鄉民的意見,帶着他們挖湖,用來儲水。這個湖泊爲蕭山帶來的很多的好處,例如魚啊,菜啊,最重要的是有了澆田的水,真的是非常的便利。

如此功成名就的楊時爲什麼依舊住在破舊的屋子內呢?原因很簡單,就是他難以和當時的黑暗官場和平共處,從而不能夠升職。例如,在餘杭縣做官的時候,他不能被蔡京利用,爲蔡京得到十分多的利益,並且向上級舉報了蔡京,因此失去升職的機會。這樣的事件有很多很多,都讓他不能夠做更大的官,得到更多的利益。

如此有能力,有抱負的楊時面對很多的機遇,卻因爲自己的性格迥異,不能夠被別的人重用,只能這樣草草一生,真的是十分可惜。關於楊時的知識今天先說這麼多,如果知道更多,就多多給小編留言,關注小編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