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宁永和:产业扶贫与文化扶贫融合发展的“新寨模式”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扶贫和文化振兴。近年来,永和镇新寨村在党政各级的关心支持下,特别在天河区商务金融工作局的对口帮扶下,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扶贫与文化扶贫融合发展,点亮乡村振兴蓝图。

蓝天下的新寨村,群山环抱,树木苍翠,道路整洁,广场靓丽,村舍民居错落有致……这里,既有世外桃源的幽静,又有一丝都市的气息。漫步其中,令人流连忘返。近年来,新寨村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与文化扶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

村民 :

当时的路十分脏乱,通过这两年工作队进村和党委政府的带领,我们这个村的路道建设得相当整洁,所以我们觉得十分舒服,我当时在广州住,现在我都不肯出了,我觉得实在是在家里住得比较舒服。

立足生态优势,打造扶贫产业,是新寨村开展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举措。新寨村是省定贫困村,相对贫困户33户91人。截至当前,天河区商务金融局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600多万元,开展实施户、村帮扶项目共34个,累计脱贫32户88人。

村民 :

扶贫政策让我生活改变十分大,以前一个人十分辛苦(维持生计),现在基本上食用各方面十分丰富,家里养了八条猪,还养了鸡,种了果树,十分感谢政府的帮助。

期间,新寨村先后引进了梅一客、南方种养项目、京旺生态农业项目等,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为村民增产增收铺就一条阳光大道。

“梅一客”负责人 张雪莲 :

我们从2016年入驻这里新寨村以后,提供近二十几个的工作岗位给这里的本地村民。同时我们也提供技术、提供种子帮助村民去种我们的板栗南瓜,我们保价收购去回收。

新寨村村主任 潘新东 :

目前贫困户2018年75%的都脱贫了,村集体收入总收入有17.5万元,村民的年平均收入最低的都有一万五以上。

创新文化扶贫方式,是新寨村开展乡村振兴的一个亮点。近年来,该村投入8万多元,树立宣传牌30块以及建立扶贫宣传长廊,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家风家训、慈爱文化等,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永和镇干部 袁志岳:

新寨村的文化广场首先是规划好,充分利用了篮球场,运动场,而且是结合实际,营造了内容丰富阵地作用明显的宣传氛围,它的很多内容都是新的,而且经常更新。

今年上半年,挂钩单位与联合中油碧辟石油有限公司,在新寨村和永和小学捐建了两个图书室,通过建立“两室互动”机制,进一步吸引大人、小孩前往“悦读”,打造“书香村居”。

广州市天河区商务和金融工作局驻新寨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彭运力 :

目前来说村里这个图书室的开展运营非常好,南方阅读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和永和小学的老师带动学生,甚至部分村民一些老人家也会参与在里面。

产业扶贫有方向,文化扶贫有温度。如今的新寨村一路春风,不论是三清三拆,还是道路、桥梁、广场等方面的建设,都得到村民的热烈响应,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乡村美丽、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的气象,让昔日贫困村焕发出新的光彩。

来源: 兴宁市广电台(巫南昌 朱小文)

编辑:小英|责编:达达|  审核:士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