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父亲的善于聆听容易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她们在以后遇到困难的事情或者疑惑的事情敢于说出口,这样会避免很多孩子行差踏错的人生节点。可我们必须知道这种没有边界点的付出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也会让孩子在后面的成长路上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现在的家庭对于孩子的爱几乎都是全身心的付出和看护,当然每个家长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中可以强壮萌芽。可我们必须知道这种没有边界点的付出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也会让孩子在后面的成长路上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哦,早有专家认为,当孩子已到达一定的年龄阶段,对于很多事情早已经有了意识。他们对于周遭事物开始产生好奇,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并不是父母经过溺爱之后简单地用言语调和便能够知晓和矫正的,所以便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也被称之为“安全距离”。

宝妈小丽便有着这样的苦恼,儿子都已经三岁了,但是每次出门一不如意便会吵着要妈妈,要抱抱。但是这便意味着孩子一刻都离不开妈妈,按道理来说三岁的孩子正是妈妈可以慢慢放手,让他成长的年纪,可是儿子这样的举动让小丽身心俱疲。

是的,当孩子粘妈妈的时候虽然是一种暖心的感受,但是超过这个界点之后就是一种苦恼了。因为家长的过度保护,在他们不在的时候孩子便容易缺失安全感,容易产生迷茫。在家长不在的时候他们甚至无法好好和周边人进行交流,没办法和小伙伴们一起好好玩耍。试想想,三岁的年纪在和同龄人玩的时候,还需要妈妈的陪伴和辅助,这已然是一种“病态”。

以前老话有说慈母多败儿,相信这句话并不是无的放矢。无时无刻不慈爱的母亲,很难让孩子形成一个健康的独立人格。千万不要以为三岁的孩子还很小,什么都不懂哦。其实孩子比你们想象的要坚强,要聪明。而这种溺爱行为只会在他们的成长路上多设屏障,让他们喜欢被“一路搀扶”着长大。所以宝妈宝爸们可要注意哦,偶尔的搀扶是一种爱,但是一路搀扶便会慢慢形成一生搀扶,这便是一种害了。

那么孩子和父母的安全距离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男孩女孩与父母的安全距离还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们来说说男孩。

相信这几年巨婴一词很是常见,这些都是源于孩子从小被父母宠爱过度,小编甚至见过有些小孩在上幼儿园后在家里还需要父母一口一口喂饭的,这丝毫不夸张哦。

在孩子2-3岁的时候,很多事情他们已经有意识了,这时候父母应该在生活之中慢慢培养他们的小小责任感,自立自强。父母不要一昧地想去帮忙孩子完成什么事情,反之可以培养他们来帮忙自己完成某些事情:比如说帮忙洗洗刷刷,比如帮忙完成自己弄乱的小房间,再比如帮忙家长思考一些小问题。

虽然这时候他们的力量很小,甚至有时候会因为没完成好带来点小麻烦,可是久而久之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个可以帮家庭承担的小成员了。记住放手让他们去做,你会发现,原来你家的宝宝如此优秀。

而等男孩再大一点,母亲和孩子的距离便至关重要了。孩子对于性特征的概念这时候是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而好奇心会趋势他们去对此得到更多了解。这时候母亲便要做好这方面的相关工作了,避免和孩子有这方面的过多接触,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而对于女孩呢?很多家长会说女孩就要富养啊,当小公主一样养着就好。但是要记住哦,这里的富养并不是物质上的无条件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女孩很容易对安全感产生匮乏的现象,精神上的富足便是他们内心的小小保护伞,让她们以后在面对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从容以对。

专家建议,女孩更应该多和父亲接触。不过当孩子大了之后,亲亲抱抱举高高这也的行为要记得保持距离哦,父亲的过多亲密接触也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性探索,导致她们出现早熟的现象。

那么父亲在女孩的成长路上承担着什么样的形象呢?那便是善于聆听,理智分析。很多男性对于事情的分析并不像女性那样来的主观臆断,他们会根据实施情况来进行判断,这种判断对女孩的成长道路起着不小的作用。而父亲的善于聆听容易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她们在以后遇到困难的事情或者疑惑的事情敢于说出口,这样会避免很多孩子行差踏错的人生节点。

而父亲的存在可以给女孩带来天然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后面母亲付出再多都无法代替的。父亲无疑上是女孩精神上的坚实支柱,让她们在以后的成长路上更加愿意展现出自身的自信与坚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