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父親的善於聆聽容易打開孩子的心扉,讓她們在以後遇到困難的事情或者疑惑的事情敢於說出口,這樣會避免很多孩子行差踏錯的人生節點。可我們必須知道這種沒有邊界點的付出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依賴,也會讓孩子在後面的成長路上產生“不健康”的心理。

現在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愛幾乎都是全身心的付出和看護,當然每個家長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無微不至的愛,讓他們在有愛的家庭中可以強壯萌芽。可我們必須知道這種沒有邊界點的付出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依賴,也會讓孩子在後面的成長路上產生“不健康”的心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哦,早有專家認爲,當孩子已到達一定的年齡階段,對於很多事情早已經有了意識。他們對於周遭事物開始產生好奇,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感受。而這種感受並不是父母經過溺愛之後簡單地用言語調和便能夠知曉和矯正的,所以便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也被稱之爲“安全距離”。

寶媽小麗便有着這樣的苦惱,兒子都已經三歲了,但是每次出門一不如意便會吵着要媽媽,要抱抱。但是這便意味着孩子一刻都離不開媽媽,按道理來說三歲的孩子正是媽媽可以慢慢放手,讓他成長的年紀,可是兒子這樣的舉動讓小麗身心俱疲。

是的,當孩子粘媽媽的時候雖然是一種暖心的感受,但是超過這個界點之後就是一種苦惱了。因爲家長的過度保護,在他們不在的時候孩子便容易缺失安全感,容易產生迷茫。在家長不在的時候他們甚至無法好好和周邊人進行交流,沒辦法和小夥伴們一起好好玩耍。試想想,三歲的年紀在和同齡人玩的時候,還需要媽媽的陪伴和輔助,這已然是一種“病態”。

以前老話有說慈母多敗兒,相信這句話並不是無的放矢。無時無刻不慈愛的母親,很難讓孩子形成一個健康的獨立人格。千萬不要以爲三歲的孩子還很小,什麼都不懂哦。其實孩子比你們想象的要堅強,要聰明。而這種溺愛行爲只會在他們的成長路上多設屏障,讓他們喜歡被“一路攙扶”着長大。所以寶媽寶爸們可要注意哦,偶爾的攙扶是一種愛,但是一路攙扶便會慢慢形成一生攙扶,這便是一種害了。

那麼孩子和父母的安全距離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男孩女孩與父母的安全距離還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們來說說男孩。

相信這幾年巨嬰一詞很是常見,這些都是源於孩子從小被父母寵愛過度,小編甚至見過有些小孩在上幼兒園後在家裏還需要父母一口一口餵飯的,這絲毫不誇張哦。

在孩子2-3歲的時候,很多事情他們已經有意識了,這時候父母應該在生活之中慢慢培養他們的小小責任感,自立自強。父母不要一昧地想去幫忙孩子完成什麼事情,反之可以培養他們來幫忙自己完成某些事情:比如說幫忙洗洗刷刷,比如幫忙完成自己弄亂的小房間,再比如幫忙家長思考一些小問題。

雖然這時候他們的力量很小,甚至有時候會因爲沒完成好帶來點小麻煩,可是久而久之他們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可以幫家庭承擔的小成員了。記住放手讓他們去做,你會發現,原來你家的寶寶如此優秀。

而等男孩再大一點,母親和孩子的距離便至關重要了。孩子對於性特徵的概念這時候是處於比較模糊的狀態,而好奇心會趨勢他們去對此得到更多瞭解。這時候母親便要做好這方面的相關工作了,避免和孩子有這方面的過多接觸,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而對於女孩呢?很多家長會說女孩就要富養啊,當小公主一樣養着就好。但是要記住哦,這裏的富養並不是物質上的無條件滿足,而是精神上的滿足。女孩很容易對安全感產生匱乏的現象,精神上的富足便是他們內心的小小保護傘,讓她們以後在面對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從容以對。

專家建議,女孩更應該多和父親接觸。不過當孩子大了之後,親親抱抱舉高高這也的行爲要記得保持距離哦,父親的過多親密接觸也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性探索,導致她們出現早熟的現象。

那麼父親在女孩的成長路上承擔着什麼樣的形象呢?那便是善於聆聽,理智分析。很多男性對於事情的分析並不像女性那樣來的主觀臆斷,他們會根據實施情況來進行判斷,這種判斷對女孩的成長道路起着不小的作用。而父親的善於聆聽容易打開孩子的心扉,讓她們在以後遇到困難的事情或者疑惑的事情敢於說出口,這樣會避免很多孩子行差踏錯的人生節點。

而父親的存在可以給女孩帶來天然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是後面母親付出再多都無法代替的。父親無疑上是女孩精神上的堅實支柱,讓她們在以後的成長路上更加願意展現出自身的自信與堅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