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在這個時期,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叛逆的情況,其實大部分原因都和父母本身有關係。做父母的每天陪着這麼懂事的孩子,心裏也會覺得很開心。

最近婆婆總是向我抱怨,說小餃子,越來越不好帶,總是會無緣無故發火,也不好好喫飯,甚至會發脾氣扔東西。

聽到婆婆的抱怨,我這才意識到小餃子,現在似乎已經到了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有人也許會覺得稀奇了,小餃子現在纔不過三歲的小孩子,話都說不利索的一個小孩子,怎麼就提前進入了叛逆期呢?

其實,這就是大部分人都誤解了,不要以爲我們的孩子一生只有一次青春期的叛逆期,其實每個孩子,一生都會遇到三個叛逆期,具體是哪三個時間段呢?

讓我來具體跟你們分析一下吧。

第一個叛逆期:2歲-4歲。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小孩子在兩歲之前,都特別聽話,都特別可愛,你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做父母的每天陪着這麼懂事的孩子,心裏也會覺得很開心。

但是一到了孩子過了兩歲,特別是孩子會走,會跑以後,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就會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

似乎孩子一到了這個時期就特別鬧騰,特別抗拒,你說什麼,他都不聽,你讓他做什麼,他都是拒絕。

這個時間,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要”。

而我們的孩子之所以會在這個時間,出現這樣的表現,用美國育兒專家德默克的解釋是:

因爲我們的孩子在這個時期,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還處於模糊狀態,在這個時期,他們更多的考慮的是,自我,而不是別人的感受。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沒有形成邊界意識,一旦自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通過發脾氣,丟東西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對這個世界的抗爭。

而當孩子處於這個叛逆期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最需要的就是父母通過言傳身教來教會他們什麼是自我,什麼是邊界。

當然如果父親能在這個時候教會孩子什麼是守規則,什麼是秩序,對於孩子迅速度過這個叛逆期是很有好處的。

第二個叛逆期:7歲-9歲

農村有句諺語不知道你們聽過沒有:一歲兩歲是心肝,三歲四歲有點煩,五歲六歲老搗蛋,七歲八歲狗都嫌。

這話雖然很糙,但是理卻是那個理。

孩子到了7歲以後,人生觀,世界觀,都開始慢慢形成,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完全的行動的能力,也有了完全的辨別能力。

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在這個時期,如果我們的父母還是把他們當成小朋友,還是將自己的意志和喜好強加到孩子身上,其實並沒有好處。

反而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在這個時期,不要心裏想着:“我讓你做什麼,你就非要做什麼”。

而是應該,在涉及到孩子的喜好,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時,多和孩子商量,多詢問孩子的意見。

嘗試將主動權交到孩子手裏,嘗試讓孩子獨立思考,這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必經之路,身爲父母,在這個時候要引導多於要求,要幫助思考,多於直接解決問題。

這樣纔是一個父母正確的做法。

第三個叛逆期:12歲-16歲

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已經完全成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三觀。

而在這個時期,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尊重,就是進入這個社會的資格。

但是,我們大部分父母都還沒能夠接受孩子已經成爲了一個獨立的人格,還不能接受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權。

所以在這個時期,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叛逆的情況,其實大部分原因都和父母本身有關係。

在這個時候與孩子相處,父母更多的是要擺正自己的心態,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私人空間。

畢竟身爲父母,都要明白這個道理,孩子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就註定了要一天天長大,一天天遠離你。

他是一個獨立的人格,他有獨立的思維,當然最重要的是你要記住,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他歸根到底還是他自己。

學會尊重孩子,學會平等的對待孩子,這是每一個爲人父母,都應該有的心理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