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年間,東北的清軍多次入關,京城附近的州縣經常受到清軍的破壞,甚至有的時候連京城都陷入危急之中,而每當京城告急時,崇禎皇帝就會下令要求各地的軍隊進京勤王。崇禎二年十月,清軍大舉入關,從河北遵化地區突破長城而入,並將北京周邊的順義、香河等縣破壞,清軍兵鋒直指京城,崇禎皇帝趕緊下令各地官員組織軍隊進京勤王。

清軍入關

雖然明軍面對清軍時,敗多勝少,明軍並不想與清軍正面交鋒,但是京城被圍,加之崇禎又嚴旨各地官員勤王,他們不得不調集軍隊,趕到京城與清軍會戰。據史料記載,山西總兵張鴻功率五千晉兵勤王,山西巡撫耿如杞也帶着三千太原兵前來勤王。其他諸如陝西三邊總督楊鶴、陝西巡撫、甘肅巡撫以及各地總兵都率軍前來北京城下勤王。

北京城

但是,這些勤王的明軍在還沒有遇到清軍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譁變,譁變的是山西總兵張鴻功的軍隊。並不是因爲他們被清軍嚇破了膽,不敢與清軍作戰,而是他們是在沒辦法繼續作戰了,因爲他們已經三天沒有喫飯了。那麼爲何會如此呢?進京勤王的軍隊怎麼會餓着肚子呢?這一切都要歸咎於明朝的一個奇葩規定。

按照明朝的規定,軍隊在到達汛地的當天不準開糧,“汛地”明清時期代指軍隊駐防的地區,即軍隊到達駐防地段的當天是不配給口糧的,必須自帶或者自行解決。如果只是一天,也許士兵們還可以用自帶的口糧解決,但是不巧的是張鴻功的部隊連續三天調換了駐防地區,第一天兵部傳令駐守通州,第二天又被調去駐守昌平,第三天又被調守良鄉。按照上述規定,張鴻功的部隊三天都沒有領到口糧,而沒有糧食喫的軍隊怎麼可能不發生譁變呢?

崇禎皇帝

果然,三天沒有領到口糧的士兵們開始自己找糧食,於是駐地附近的百姓們遭了殃,糧食被譁變的士兵們一搶而空,而巡撫耿如杞和總兵張鴻功也無力阻止,最終事情鬧大了。朝廷得知以後,不僅沒有及時補發口糧,反而以耿如杞和張鴻功“未能約束士卒”爲名將二人逮捕,作爲領頭的兩位官員被逮捕,手下的兵卒害怕被治罪,就一鬨而散,從北京跑回山西去了。

明朝軍隊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明朝的迂腐,面對清兵入關、急需勤王之兵的危急時刻,朝廷大員們仍不知變通,死守着“到達汛地當天不準開糧”的規定,導致士兵因缺糧而譁變,事後又不知安撫,反而一味苛責帶兵官員,如此迂腐,焉能不敗。

所幸,這次清兵入關只是試探性的入侵,最終未能攻破北京城。但是,有着這樣的朝廷和官員,明朝的滅亡只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參考文獻:《明末農民戰爭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