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比較重視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春節也成了親戚朋友互相來往的一個平臺,也是每個人“展示自己”的平臺,賺到錢的財大氣粗,沒賺到錢的也要強裝大款,畢竟在農村面子是很重要的,過年了,傳統習俗中,給長輩和晚輩發壓歲錢一直延續至今。

壓歲錢

我記得我小時候到舅舅家拜年,壓歲錢才2元錢,現在的孩子去舅舅家拜年,至少得給200元紅包,這個已經是最少了,有錢的給的咱就不說了,我們那邊給1萬元的都有,這個看情況的,整體來說老百姓的經濟條件在這幾十年間是提高了很多,親戚之間輩分一樣的,給的壓歲錢也不一定一樣,比如我們村上一戶人家,去年去孩子外婆家拜年,給了外孫200元壓歲錢,今年這戶人家外孫女過一週歲生日,他們給了100元,沒錯,比他們給的少了100,這戶人家不淡定了,心裏不舒服了,但是又不會明說。

發壓歲錢

還有一個事情也是真實的,村上有一戶人家,他家大舅找他們借了1萬元錢,這戶人家沒有借,因爲別人也要準備給兒子買房,不借也是正常的,據說因爲這個事情,這個孩子大舅今年沒有給孩子發壓歲錢,往年都是發壓歲錢。聽了這個我很想笑,農村的親戚怎麼變成這樣了,只接受別人的好,一旦自己覺得別人沒有對他好,那麼心裏就不平衡了。

壓歲錢

這些都是他們聊天時候我聽到了,這個給誰評理都能知道是哪一方的問題,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別人給多少,我就得還多少,但是如果別人破壞規矩,你也不能當面說出自己的不滿,但是你已經能判斷出這個親戚不值得深交了。

所以說給晚輩發壓歲錢現在已經成了衡量親戚關係好壞的尺子了,那麼覺得是這樣嗎?歡迎評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