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紅軍精神讓人崇敬,爲了體驗紅七軍的革命歷程,這是我第三次來百色了。”7月7日,從廣東湛江來的李東東隨團參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粵東會館、百色起義英雄紀念碑、百色起義紀念館,一路體驗百色這片紅土地上的烽火歲月、感悟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雲逸、陳豪人、李明瑞、韋拔羣、雷經天等領導了威震八方的百色起義,建立了中國紅軍第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權,成立右江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百色起義紀念館的前身是‘右江革命文物館’,1961年由張雲逸提議成立。”百色起義紀念館館長黃臺華介紹,1999年更名爲“百色起義紀念館”。10年間,百色起義紀念館已接待國內外觀衆1000多萬人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百色起義博物館辦公室主任梁宇介紹,紀念館通過序廳、起義廳、英烈廳、功臣廳、小平廳等常設展,全面展示百色起義的歷程和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色調灰黃的起義廳由“起義前夜”“起義勝利和根據地建設”“北上遠征和堅持鬥爭”3個部分組成,展示鄧小平、韋拔羣等的革命風采和廣大工人、農民英勇鬥爭的歷史場景以及根據地的各項建設成果,再現了偉大而艱苦的革命歷程;小平廳分“六進壯鄉”“不朽豐碑”兩部分,展示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親切關懷壯鄉人民的感人場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小平廳的一個透明文物展櫃裏,一根銅透頭藤質馬鞭靜靜地“躺着”。“鄧小平在百色從事革命活動期間,馬是主要交通工具,這是鄧小平策馬南疆用過的馬鞭。”百色起義紀念館文物科科長黃偉媛說,1930年秋,鄧小平到百色市恩隆縣林逢區視察工作時,因走得匆忙,將馬鞭遺留在林逢區蘇維埃政府飯堂裏,炊事員黎愛廷把馬鞭收了起來,沒來得及歸還,鄧小平就北上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敵人大舉圍剿根據地時,黎愛廷把馬鞭藏在自家的磚牆夾縫中,後來敵人燒燬了他的房屋,馬鞭卻幸運地保留了下來。1958年,黎愛廷病逝前拿出馬鞭交給家人並道出其來歷,囑咐家人以後有機會一定要交還給“鄧政委”。1961年,黎愛廷的家人將馬鞭捐獻給當時的右江革命文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下決心與敵拼死,奪得此秋收,才能維持明年的生活。”在起義廳泛黃的《韋拔羣、韋士賢給士乙鄉蘇維埃政府的信》上,漂亮的毛筆書法引人注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1931年9月16日韋拔羣、韋士賢寫給河池市東蘭縣士乙鄉蘇維埃政府的指示信。上世紀60年代,百色起義紀念館文物徵集組赴東蘭縣樂裏鄉弄吉大隊徵集革命文物時,村民韋尚榮捐贈這件文物。1994年,這封信被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爲一級文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封指示信發出時,正值國民黨桂系軍閥對右江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圍剿”失敗、謀劃第二次“圍剿”之際。黃偉媛認爲,從信函可以看出,當時韋拔羣領導下的右江獨立師已經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要取得革命鬥爭的勝利,不能光靠紅軍主力,還必須發動羣衆、依靠羣衆。這正是我們黨羣衆路線的體現,說明紅軍在政治思想上和戰略戰術上已趨於成熟,這在當時複雜的鬥爭形勢下十分可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韋拔羣、韋士賢給士乙鄉蘇維埃政府的信》、韋拔羣等11位同志聯名呼籲羣衆一致革命的《敬告同胞書》、張雲逸大將服……目前,百色起義紀念館藏品達到3978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珍貴的文物,有着豐富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黃臺華表示,今年3月,左右江片區入選全國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百色12個縣(市、區)全部入列。與此同時,百色起義紀念園5A級旅遊景區建設正在快速推進,百色市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將迎來新的時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讓文物說話,讓歷史‘活’起來,我們要徵集更多文物。”黃臺華說,近年來,百色起義紀念館文物徵集工作隊常年深入革命老區,拜訪各地參與革命活動的老同志、走訪百色和外省市各古舊市場徵購文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講好文物故事,百色起義紀念館着力培育《百色風雷》百色起義歷史課堂,走進學校、社區、部隊,以講故事、朗誦、山歌演唱及舞蹈表演等方式,把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呈現於羣衆眼前。2015年以來,這個歷史課堂被列入百色市委黨校教學培訓班特色課程,截至目前,共教學展演100多場次,受到學員們廣泛好評,成爲廣大黨員幹部、羣衆接受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年革命的艱難無法想象,革命前輩意志何等堅強,今天生活真的來之不易。”李東東感嘆道,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幸福,理當倍加珍惜、奮發圖強,爲建設美好家園和偉大祖國添磚加瓦。(賓陽)\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7576413909980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