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是研究周易學原理的一張重要的圖象。太有至的意思;極有極限之義,就是至於極限,無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極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於心。可以大於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於任意量而不等於零或無,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

“太極圖”又稱“先天圖”或“天地自然之圖”,是中國上古文化中最神祕的一張圖,也是人們衆說紛紜、莫衷一是、爭議極多的一張圖。

相傳,《伏羲(先天)八卦太極圖》,中空圓象徵太極,以黑白環抱,黑分太陰、少陰,陽分太陽、少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來知德在《易經來注圖解》中說:“伏羲只在一奇一偶上,生出六十四卦,又生出後聖許多爻象。如一陽上加一陽爲太陽,陽自然老之象;加一陰爲少陽,陰自然少之象;一陰上加一陽爲少陽,陽自然少之象;加一陰爲太陰,陰自然老之象。太陽上加一陽爲《乾》,加一陰爲《兌》;少陰上加一陽爲《離》,加一陰爲《震》;少陽上加一陽爲《巽》,加一陰爲《坎》;太陰上加一陽爲《艮》,加一陰爲《坤》,皆陰陽自然生之卦。”這段論述是很精道的,說明了八卦的生成過程,體現了太極生八卦的自然之妙!

《文王(後天)八卦太極圖》,是對《周易·說卦傳》“帝出乎震”一節的解釋。與左圖一樣,也是陰陽環抱,有兩條通道,白路通陰在北,爲《坎》;黑路通陽在南,爲《離》;萬物出乎《震》,居東,《兌》正秋也,位西;其它四卦依次排列。此圖說明了陰陽相依、五行相生、四時變化之理。

這張圖既簡單又複雜。說簡單,只有黑白兩色;說複雜,它卻窮盡了天地萬物的道理。“太極圖”的圖案起源很早,據傳,古“太極圖”繪於 3000 多年前的夏商之際或年代更久遠的陶器上。圓圈內畫有“ S ”形曲線,黑白陰陽點是後來添加上的。現在的“太極圖”一般認爲是北宋的周敦頤所制。唐代 《 真元妙品經 》 有太極先天圖與周制相似之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太極圖”源自漢代魏伯陽的 《 周易參同契 》 。

中國古老的“太極圖”,對現代科學有着多方面的貢獻。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是現代電子計算機二進位制的創始人,他正是從中國古老的太極八卦圖中得到了啓發和幫助,靈機一動,成功研製出二進位制的。 1701 年秋末,萊布尼茨正在苦思冥想研究乘法機,法國傳教士朋友從北京寄給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 》 和 《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 》 ,萊布尼茨從這兩張圖中受到了極大的啓發。他發現,八卦是象形文字的雛形,由坤卦經艮、坎、巽、震、離、兌到乾卦,正是由零數到七,這八個自然數組成了完整的二進位制數形。八卦中的“- -”叫做陰爻,相當於二進制中的“ 0 " ,而八卦中的“一”叫做陽爻,相當於二進制中的“ 1 ”。六十四卦正是從0到 63 這六十四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位制數形。在數學中八卦屬於八階矩陣。

中國古老的“太極圖”不僅啓發了萊布尼茨,從中受益的還有外國學者、專家戈德伯格。戈德伯格在“太極圖”的啓發下,認爲環腺-磷和環鳥-磷是體內兩種對立的調節系統,與東方醫學中的“陰陽”相似,很可能是“陰陽”的物質基礎,從而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陰陽假說”,在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領域中,佔據了一定的學術地位。

太極圖以它那簡單的線條、活潑的圖象揭示了宇宙運動的普遍性規律!

太極圖是爲解《易》而畫的。一部《易》書,講的就是“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它“範圍天地”、“曲成萬物”,是宇宙的普遍性法則。陰和陽是互根的,兩者誰也離不開誰,無陰即無陽,無陽即無陰,兩者是互爲條件而存在的。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太極圖形象地說明了這種“負”和“抱”的關係。圖中陰陽互負、互抱、互糾,表明了它們的相互依存關係。

陰和陽又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剛柔相摩”、“剛柔相推”,在“推”和“摩”中相互交感,而生萬物。它們是統一的,又是對立的,兩者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陽息則陰消,陰息則陽消,從太極圖的曲線變化清楚地看出,當陽氣漸升時,而陰氣則漸漸退去;當陰氣漸長時,而陽氣則漸消,這是事物運動的普遍性規律,如月有盈滿虛缺、天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花有花開花落、水有潮漲潮落……無不遵循這一法則!

宇宙是永恆的,物質是可以互相轉化,由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但是不會滅亡。陽極生陰,陰極生陽,但陰陽不會在這轉化過程中消亡。太極圖中的黑白點(或黑道和白道),則表示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當陰達到了極點時,預示着陽開始漸長;當陽盛極時,也開始向反面轉化,陰開始漸長,如此遁環,生生不息。四時更迭、晝夜變化,甚至歷史變遷,無不是按這一規律進行的。

迴旋式運動是宇宙萬物運動的普遍性規律。太陽系的星球,銀河系星雲,都是迴旋運動的,地上的海水旋渦、地上氣團、龍捲風等無不是螺旋式旋轉的。從微觀上來看,電子、質子、磁場的形成,就連構成人體基因的蛋白安基酸也是螺旋式排列的。太極圖正確地揭示了這種運動規律。事物是曲線發展的,太極圖中的陰陽曲線揭示了這種運動、發展規律。

正因爲太極圖揭示《易》的實質和宇宙運動的規律,所以將它配以八卦方位、六十四卦次序、河圖,是通的;甚至配以日月星辰,也是天衣無縫!“《易》與天地準”,用太極圖去解釋天地間萬物,都是觸類旁通的,這就是太極圖的魅力所在!

“太極圖”是中國古老文化的精粹,圖中所蘊含的玄奧哲理啓迪着每一個探索的靈魂。“太極圖”以綜合概括的方式容納着多種思維,也開創啓發了更多種思維範式。因此,今人對這張年代久遠的古圖產生出越來越多的疑問:它的創制者受到什麼啓發繪製了“太極圖” ? “太極圖”的作用還有哪些呢 … …

這些問題,現在仍然沒有答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