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開放  高水平不停步(領航新時代)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時這樣宣示。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日前發佈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資連續第3年減少,但中國吸引外資逆勢上揚,再次創出歷史新高。這正是中國不斷提升自身開放能力、爲世界經濟注入信心的鮮明體現。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進一步拓展開放領域、優化開放佈局,繼續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更加註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帶動改革全面深化。

“到中國去,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連日來,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紛紛表示,世界歡迎更加開放的中國,開放的中國也必將帶給世界更多發展機遇。

擴大開放振奮人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措施很給力,我們很期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化總經理尹兆林表示,這些措施體現了中國加快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也是對互利共贏市場規則的深刻把握。相信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部署落實到位後,會釋放出預期效應,推動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在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落實金融等行業改革開放舉措,完善債券市場開放政策。加快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執行一致性,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

“政府工作報告傳遞了明確信號,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德瑞集團主席魏明德說,比如即將問世的外商投資法,遵循了“內外資一致”原則。“這是高質量、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非常值得期待。”

魏明德表示,對中國來說,全方位對外開放,可助力深化改革,帶動經濟發展,帶動中國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對於世界來說,這意味更多的發展機遇。因爲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也是穩定世界經濟的中堅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季志業表示,中國希望與世界合作共贏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很清晰,很堅定。

“振奮人心。”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平川表示,過去一年,中國深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等項目,我們實實在在參與其中,感受到巨大變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新舉措,將進一步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有效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於開闢中國西部乃至歐亞大陸腹地的廣闊市場,助推中國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賈慶國表示,“這次政府工作報告裏關於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內容,有的是總的原則,有的是具體改革目標,不僅對中國經濟發展非常有利,而且對提振世界經濟很有幫助。”

  顯著成績來之不易

回顧過去一年,中國對外開放全方位擴大,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要進展。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海南自貿試驗區啓動建設。貨物進出口總額超過30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1383億美元、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過去一年,中國第一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貿易強國建設進程在不斷加快。3月9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出席記者會時介紹,去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4.62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全年外貿增量達5100多億美元。

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表示,2018年,中國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就,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全面實行,對外開放行業領域全面擴大,法治化營商環境逐步完善……這些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

季志業表示,過去一年,在國際環境十分嚴峻的情況下,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背景下,中國通過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取得了較好成績,十分來之不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表示,除了經貿方面,2018年中國對外開放還包括民間交流、文化、學術、智庫“走出去”,中國與各國開展了多種類型的多邊和雙邊合作,這些都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

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衆多企業獲益良多。尹兆林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先後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德國巴斯夫集團等企業成立合資企業。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借鑑管理經驗,公司精細化工業務發展迅速。去年,他所在公司成品油出口量創歷史新高,首次實現潤滑油基礎油、混合二甲苯出口,極大拓寬了市場。

  把握機遇大有可爲

季志業表示,未來,中國擴大開放的空間依然很大,一些領域可以重點發力。一方面,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另一方面,中國要不斷擴大內需,釋放國內市場消費潛力。不僅要擴大貨物貿易進口,還要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進口,在“引進來”中尋找更多發展機遇。

房愛卿建議,一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二是更加註重開放自主性,進一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自貿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等舉措落地實施。三是更加註重全方位對外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紮實推動銀行、證券、保險等服務業開放措施落地,推動落實放寬汽車、船舶、飛機等行業股比限制措施。

“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需要優化開放佈局,拓展開放領域,尤其是注重規則的制度性開放,以更高水平開放,帶動深化改革。”黃平表示,外商投資法一經審議通過,將以新的法律形式確保外商在中國國內市場享受同等待遇。同時,外企在對華投資時,將享受到更高的透明度、開放度,和中國企業之間開展良性競爭的投資環境會更好,這有利於中國市場經濟進一步朝着更加開放、更加規範、更加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一系列有力的擴大開放舉措,爲企業在華髮展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遇。

譚平川表示,開放的格局取決於“進”、“出”的程度,基礎則是包括多式聯運在內的通道建設力度。在多式聯運體系中,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航空。他爲此建議,深化國際通關協作。

尹兆林表示,在全方位對外開放背景下,他將帶領公司員工咬定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煉化企業目標不放鬆,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施一批轉型升級項目,積極開展合資合作,着力提升全方位競爭能力,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企業主業,爭做高質量發展的表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