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劉佳 北京報道

3月5日上午,備受各界關注的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爲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同時,相較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關於貨幣政策的表述部分,從“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變爲“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奠定了貨幣政策總體基調。

報告還提到,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避免資金沉澱空轉。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優化融資增信、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這在多位受訪人士看來,今年在“以我爲主、兼顧內外均衡”的方向下,貨幣政策將會根據內外部形勢、市場需求情況相機抉擇,更加靈活適度。

在“精準”方向下政策更爲“有效”

中國貨幣政策定調主要有五個範疇,分別爲寬鬆、適度寬鬆、穩健、適度從緊和從緊。

從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不難發現,貨幣政策跟隨當年的經濟形勢變化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其中“靈活適度”的表述常出現在經濟現實處於有效需求不足的年份。如,2020年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2022年提出“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年初以來,50個基點的全面降準、支農支小領域定向降息,以及5年期以上LPR單獨大幅下調,都體現出貨幣政策前置發力,強化逆週期調節,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同時,在穩匯率、防空轉、提效率等考量下,2月MLF利率繼續“按兵不動”,1年期LPR也維持不變,實現非對稱調整,既保持了對實體經濟合理的支持力度,又提高了應對外部衝擊的韌性與政策的自主空間。

談及“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一方面,要保障貨幣政策支持力度,提振微觀主體活力,爲經濟進一步回升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提升貨幣政策實施效率,通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力度。

“2024年小微企業、‘三農’、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三大工程、重點項目等領域均是金融政策發力點。”周茂華補充道。

具體來看,“‘靈活適度’”意味着在2024年物價水平仍將低位運行的前景下。着眼於提振內需,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在年初實施全面降準及5年期以上LPR報價大幅下調後,二季度降準及政策性降息(下調MLF利率)都有可能落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王青判斷,綜合支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着力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等各類影響因素,2024年新增信貸和社融規模會比上年有小幅多增。

結構方面,貨幣政策強調“精準有效”,這意味着去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的“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得到具體落實。

在“精準”方向下,民生銀行首經團隊認爲,貨幣政策將更加註重做好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平衡好短期經濟增長和長期結構優化問題,更好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着力加強對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三大工程”等領域的支持,推動經濟發展動能轉變,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並積極配合房地產風險化解、地方政府化債,堅持“有立有破”。

爲使政策效果更爲“有效”,王青判斷,着眼於爲平急兩用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等“三大工程”提供長期低成本資金,2024年PSL用於這方面的額度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治理“資金沉澱空轉”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避免資金沉澱空轉。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這是繼2020年5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防止資金“空轉”套利之後,再次將“資金空轉”抬至市場鎂光燈下。

“資金空轉”一般指的是資金出於規避金融監管的目的留存於金融體系,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利用負債剛性和資產風險錯配進行制度套利,最後金融資源非但沒有注入實體經濟,反而由於層層嵌套套取收益,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反而上升。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爲,“資金空轉”的出現,主要是因爲市場需求不足,銀行體系的貸款投放意願又較高,這中間就產生了一些空轉現象,部分資金“轉一圈”又回到銀行,反映爲信貸增長較快,但同時存款增長也比較快,部分資金未在實體經濟中充分發揮作用。

在避免“資金沉澱空轉”問題上,方正證券研究所認爲,“盤活存量”或是治理本輪“資金沉澱空轉”的主要切入點。盤活存量既包括盤活存量貸款,也包括盤活存量貨幣,預計今年年內或繼續調降存款利率以壓縮“資金空轉”空間、控制貸款投放節奏、整頓貸款市場競爭秩序,理順存款和貸款兩類市場之間“降成本”的協同作用。

“但是‘治理資金沉澱空轉’不意味着貨幣政策收緊,引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降息’和‘降準’等政策或依然會適時推出,但是短端資金利率或隨着治理‘資金沉澱空轉’的金融監管政策節奏而波動,中長端收益率受影響較小,無風險利率曲線或繼續趨向扁平化。”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蘆哲在研報中表示。

談及後續貨幣政策動向,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分析稱,整體方向偏寬鬆,降準降息仍有發力空間。

“要進一步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有必要通過降息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起到擴內需、穩預期的作用。降息的同時,央行需要穩定銀行負債端成本,未來仍有進一步降準和引導降低存款利率的可能。潘功勝行長多次指出,中國央行降準空間較大,通過存款利率、再貸款再貼現利率下調,也將有助於推動LPR下行。”羅志恆表示。

周茂華則認爲,在政策工具方面,預計央行繼續使用“總量+結構工具+改革方式”爲經濟復甦營造適宜貨幣環境,在推動經濟穩步恢復的同時,與財政等政策形成合力,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後續降息、結構性工具仍在工具箱,在經濟爲明顯偏離修復軌道情況下,預計央行更多倚重結構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平衡穩增長與防風險,兼顧短期與中長期,內外均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