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醫藥健康產業一直是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感受濃濃的“科技範兒”少不了創新藥的身影。

4月27日,百濟神州發佈2023年年報。財報顯示,2023年其核心產品澤布替尼作爲中國創新藥出海的代表,全球銷售額大漲,成爲國內首個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國產創新藥。

它的發展歷程正是中國創新藥發展的縮影,生物醫藥與新質生產力的化反一覽無餘。

加速佈局創新藥賽道

一個看得見的趨勢是,我國藥企正逐步從仿製跟隨走向自主創新,從依賴進口到國產替代,諸多企業加速佈局創新藥賽道。

國產PD-1上市前,國內患者只能選擇年治療費用超20萬元的O藥或是年治療費用更高的K藥。國內藥企的加入,使患者能夠用更低的價格“救命”。目前,信達生物恆瑞醫藥、百濟神州等企業已把單抗年治療費用壓到了5萬元以下。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和2030年,國內專利藥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4010億元和20584億元,2021年至2025年和2025年至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0.3%和8%。

創新藥數量在不斷增加。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的《2023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23年批准上市的創新藥有40個,其適應證涵蓋了腫瘤、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以及睡眠障礙、降低血脂等近年來社會需求增加的治療領域。

抗腫瘤藥已成爲各大藥企衝鋒的重要賽道,《中國新藥註冊臨牀試驗進展年度報告》和《藥品審評報告》顯示,我國新藥臨牀申請(IND)和新藥上市申請(NDA)治療領域分佈上以抗腫瘤治療領域爲主。

新質生產力是今年的熱詞,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爲當前的首要任務。近年來,百濟神州、君實生物、百奧泰等在國產創新藥上的突破,實現以“新”提“質”、以“質”催“新”。

值得一提的是,出海也成爲創新藥重要方向。近年來,多家醫藥公司帶領產品出海,2023年,包含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億帆醫藥的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在內的多款藥品成功在海外獲批上市。這些成果也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中國創新藥品研發實力的認可,體現了中國創新藥企業正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表示,創新藥出海已初見成效,未來仍有較大空間。2023年如百濟神州等企業的創新藥產品已經在海外上市,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未來會有更多企業“走出去”。

資本市場方面,據統計,超八成科創板創新藥企業已有核心產品獲批上市,相關企業正逐步從以產品研發爲主過渡到“研發+商業化”並行的新階段,藥品收入持續增長。

多家上市公司在2023年年報中或在投資者問答平臺表示,對國內創新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將繼續專注主業,加強創新突破,積極以高水平研發、高質量產品、高效率管理促進公司成長,不斷提升經營業績,把“提質增效重回報”落到實處。

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隨着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及政府對創新藥的鼓勵和支持,預計創新藥的市場規模將會繼續增長。

向萬億規模邁進

北京連續實施了兩輪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全鏈條支持產業發展。2023年,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已達9761億元,穩步向萬億規模邁進。

4月17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等多部門共同發佈《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爲加速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滿足人民羣衆防病治病需求,提出工作舉措。

具體來看,包括着力提升創新醫藥臨牀研究質效、拓展創新醫藥支付渠道、加力促進創新醫藥臨牀應用等。其亮點在於從研發端與支付端兩方面發力,指出要在研發上加快審批速度,在支付方面對創新藥限制鬆綁,鼓勵多元化支付。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措施的提出將增強北京市醫藥企業的信心,激發創新動能,爲北京市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爲厚植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國內創新藥企的發展,更離不開持鼓勵態度的政策環境。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生物醫藥被多次提及,不僅涵蓋了生物醫藥行業的方方面面,“創新藥”一詞更是首次進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在此前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多是提到推進“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國務院直接點名加快“創新藥”發展,足見創新藥對中國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性。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完善國家藥品集中採購制度,強化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

各地政府也積極響應。包括北京、廣州、珠海等多地政府同時出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因城施策,加強創新藥械研、產、審、用全鏈條的政策支持,促進打造特色鮮明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羣、提升綜合創新能力、強化投融資支持和推進國際化方向發展等。

再久之前,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這是中國首個生物經濟五年規劃。該規劃將“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列爲生物經濟四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並設定了“十四五”時期生物藥物和醫療服務普及程度顯著提升的發展目標,這爲推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

北京企業“獨佔鰲頭”

經過多年發展,北京初步形成了“一南一北、各具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空間佈局。“南”包括以亦莊和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爲核心的高端產業基地;“北”包括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爲核心的研發創新中心。

其中,有着“中國藥谷”之稱的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形成了以研發檢驗爲主導板塊,生物製藥、現代中藥、創新化藥、醫療器械爲主體板塊,大健康、動物藥爲拓展板塊的“1+4+2”產業格局,已成爲國家發展高端醫藥健康產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承載區。

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圍繞自主研發、國際原創和國產化替代產品在生命科學領域湧現了一批重大突破和顛覆性創新技術產品。已建成投用的醫療器械產業園,聚集百奧賽圖、熱景生物、華科精準等一批擁有全球領先技術的創新型醫療器械企業,在心血管、骨科、手術機器人等高成長細分賽道取得突破,醫療器械產業集羣入圍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名單。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物醫藥企業已達4200餘家,其中高新技術以及專精特新企業有百餘家,近百款創新藥物、醫療器械處於臨牀和報批上市階段。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則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高水平研發機構,聚集了包括博奧生物、諾和諾德、萬泰生物、百濟神州、諾誠健華、泛生子等醫藥健康創新型企業。其中百濟神州“澤布替尼”、諾誠健華“奧布替尼”等一批中國原創新藥走向世界,博雅輯因基因編輯藥物、數坤科技心血管AI診斷軟件等一批全球全國首創產品陸續推出。

此外,位於中關村科技園昌平園東區的昌平生命谷產業基地,是昌平區培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產業化基地,目前園區匯聚了愛美客、陽光諾和、盈科瑞、海南衛康等來自CRO、醫療器械、創新藥等前沿領域的數十家行業領軍企業,正在形成產業生態聚集、產業領頭帶動+創新的園區產業生態,綜合生態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