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CUAlb2k44hRV\"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5\" alt=\"湟魚洄游歷險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你從那頭攔着,我在這頭摸。”“小心點,不要碰傷它們。”“車停一下,有幾條魚擱淺在河灘上了……”又到一年湟魚洄游季,天峻縣布哈河邊每年此時,都會迎接一批又一批不屈不撓的湟魚“鬥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清晨,天峻縣漁政人員與當地牧民早早趕到新源鎮六社冬季草場附近,發現擱淺的湟魚,大家齊心協力展開大營救。“這裏還有很多,快過來。”他們利用桶、盆、網、袋子等工具,將擱淺的湟魚送回到布哈河的安全水域,隨後,他們默默在布哈河邊靜靜蹲守,看着魚兒都安全遊進河裏後,才安心離開,就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布哈河是青海湖的源頭,每年5月至8月,湟魚都要洄游布哈河產卵。漁政人員天天巡邏,發現擱淺的湟魚,便立即組織人員前往救助,沿河羣衆也非常積極地加入到保護湟魚的行動中。如今,湟魚數量逐年增加。每年此時,漁政部門在天峻縣縣城東西出口設立卡子,檢查過往車輛,是否攜帶湟魚。天峻縣漁政管理站負責人圖登才讓幹漁政工作7年,每年這個季節,無論河水有多深,不顧衣服和鞋子是否浸溼,他總是全力以赴救助擱淺的湟魚。“全體出動,全員行動,就是爲了讓湟魚能安全回家。”他說,“我們根據省政府下發的封湖育魚的通告,按照沿河施工的企業或者是施工的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與酒店和餐飲行業簽訂保護湟魚承諾書,向本地牧民宣傳保護湟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看到,天峻縣漁政管理站的協管員秀本加雙膝跪在水裏,雙手輕輕的在水裏尋找遺漏的湟魚,生怕傷着它們。“快把水桶拿過來。”秀本加喊到,“這裏還有湟魚,我們幾個人一塊來撈。”每年5月至8月,是漁政人員的忙碌期。上週,在前往救助湟魚的路上時,漁政部門兩輛皮卡車陷入泥潭中,在相關部門幫助下,車拖上來後,他們又急忙趕去救助點。“讓魚兒們能自由自在的在水裏遊着,我們做的一切就值了,這就是我的工作。”秀本加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湟魚洄游不僅僅是一個生態問題,更是天峻縣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要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實現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大問題,當地幹部羣衆也對天峻縣各部門保護湟魚的一系列舉措紛紛點贊。“我們通過多民族語言宣傳,讓保護湟魚知識走進牧戶、走進企業,使得大家保護湟魚的意識明顯增強。”天峻縣宣傳部副部長羅文俊說,“我們通過‘兩微一端’及媒體的宣傳報道,促進大家對湟魚的認知度,提高廣大幹部職工羣衆的環境保護意識,使湟魚在天布哈河岸有了良好的生存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見正在救助擱淺的湟魚,騎着摩托車路過的兩位牧民立即停車,顧不上脫鞋,二話不說加入到拯救擱淺湟魚的陣營中。天峻縣快爾馬鄉三社牧民才讓鬧日說:“如果發現擱淺的湟魚多,我們就給縣上漁政部門打電話,我們一塊救助;如果擱淺的湟魚少,我們幾個人救起來後就把魚兒放回到布哈河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半河清水半河魚”的生態奇觀在這裏上演,漁政人用自己的努力與各族羣衆攜手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畫卷,更讓這湟魚洄游神奇畫卷每年都如約而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287199730406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