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百萬年薪不要 卻在長沙養出供不應求的無腥味鮮魚

打開開關,隨着魚食自動噴撒,成千上萬的魚兒冒出水面,開始爭搶,一時間水花四濺,像煮開了一樣沸騰起來。指着被劃成一個個長方形格子的池塘,湖南開天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天農業)董事長鬍再明告訴記者:“以前這樣一個300畝的魚塘最多產出20萬斤魚,現在通過引入美國流水槽技術,槽內養魚槽外養水,一年產出200萬斤魚不是問題,而且還不污染水面!

這是一位曾經在電器行業屢創奇蹟的優秀職業經理人,放棄寧波的百萬年薪回到家鄉喬口鎮,花10年功夫將灘塗之地再造成長沙市百里水產走廊的核心區,其研發的瘦身魚以及深加工的農產品等每年爲當地帶來數千萬元收入,並登上了央視“十大三農創業致富榜樣頒獎盛典”的領獎臺。

百萬年薪抵不過桑梓情

從長沙理工大學畢業後,胡再明先是在深圳一家企業從事產品研發,之後又到寧波西摩家電擔任職業經理人。短短4年時間,他將企業年產值做到了5億餘元,成爲當時全國增長最快的民企之一。

然而在此期間,家鄉卻沒有大的起色,唯一的漁場早已倒閉,每次回鄉探親,胡再明總覺得有點遺憾。2008年,村裏的扶貧幹部找上門來,談到當地打算將老漁場重拾起來,找個能人牽頭,打造百里水產走廊,這觸動了胡再明心中的桑梓情。同年,他接下了望城縣委、縣政府遞過來的招商橄欖枝,放棄寧波的百萬年薪,回到了大壠圍村,投資500萬元流轉土地和水面1020畝,發展現代農業

跨行業、跨地區,可以說就是一切從頭來過。第一年他虧損了100多萬元,他表示這是預料之中的:“前面4年是積累過程,我要對農業再認識並培養一個專業團隊。”定居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的前同事、前下屬,聽說他創業後,紛紛掏腰包投資。

無腥味“瘦身魚”供不應求

“將現代工業理念有機植入現代農業生產中,可以加快農業發展。”胡再明說。如果說流水槽技術解決了魚的產量問題,那麼“瘦身”技術解決了魚腥問題。

起初,胡再明搞農家樂養翹嘴魚,實現產值100萬餘元,但他卻發現,拋開成本,只賺了個熱鬧。爲此,他決定轉型,要爲長沙市民養出沒有腥味的鮮魚。

集中餵養的魚很難逃脫腥味,經過研究他發現,魚的腥味主要來自魚的脂肪和鰓部,長期不投餌,不拋食,魚就能很好地洗腸去脂。經過數年摸索,2016年“瘦身魚”橫空出世,在開天農業的一棟平房裏,裏面有十餘口清池,魚兒在這裏進行40余天的“減脂減肥”後,身價可以從十三四元一公斤倍增到二十七八元一公斤,而進行過深加工的產品附加值更高,可以賣到四五十元一公斤,“去年銷售了20多萬公斤,供不應求,計劃下一個年度產出80萬公斤。”

第二年虧損四十餘萬元,第三年持平,第四年開始盈利……讓人欣慰的是,開天農業已然走上正軌,並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建立採購聯盟帶動鄉親致富

怎樣讓沒有腥味、肉質鮮美的瘦身魚進入千家萬戶?胡再明再次利用工業理念,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體驗館,讓市民通過嘴巴感受生態健康的農產品;改良配送設備,保溫充氧運送,一條瘦身魚裝在封閉的塑料容器中,可以存活兩三天;建起了檢測站、加工廠、烘乾車間、熏製車間等,還採用了速凍技術,將鮮魚加工成魚片、魚餅、魚排等產品,讓消費者更加方便地完成二次加工。在開天農業的網上商城裏,記者看到一條約1.5公斤的鮮活瘦身魚可以賣到60元到75元,而進行過深加工的瘦身魚排魚片的套盒可以賣到168元的好價錢。始終如一的品質、日復一日的穩定供給,使得瘦身魚暢遊商海

創業取得突破之際,胡再明還和當地175戶貧困戶簽訂了金融扶貧協議,每年拿出40多萬元進行分紅。他表示,下一步將和周邊漁戶建立採購聯盟,通過技術指導、保底收購、精深加工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產能,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