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海醫聯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新華社西寧10月7日電(記者 央秀達珍 王金金)青海依託醫聯體建設,“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做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初步實現“讓資源沉下去,讓患者走下去”的目標。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西關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了轄區6萬居民的基礎醫療服務工作,該衛生服務中心和青海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建立了醫聯體關係。

  西關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辛喜萍說:“醫聯體內,上下級醫院開放技術、人才培養通道,上級專家定期到基層醫院‘傳幫帶’,對社區人才隊伍建設、核心技術運用、診療質量控制進行指導,提升了成員單位自我造血能力和醫療服務水平”。

  爲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巴州中心衛生院與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建成了“醫聯體”,與民和縣中醫院建立了“醫共體”。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派出多名醫生每週定期坐診、帶教。民和縣中醫院每週定期派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來巴州中心衛生院查房、會診。兩家醫院還爲巴州中心衛生院醫務人員免費提供進修培訓。

  “現在農村老百姓能在家門口享受省級和縣級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既能省下錢又能少跑腿。”巴州中心衛生院院長李萬峯說。

  在青海,隨着越來越多大醫院與基層醫院共建醫聯體,大醫院優質醫療輻射範圍大幅提高,“大、小”醫院間的分工合作也更爲明確。

  辛喜萍說:“在社區醫院就診的患者一旦出現情況變化,社區醫院會立刻將患者轉向上級醫院,患者無須自行預約牀位,醫聯體內醫院轉診對接零障礙。”

  “各級醫院組建醫聯體後,各類急診病例通過綠色通道及時上轉,真正使急病、疑難雜症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治療。”青海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李曉東說。

  據統計,2017年基層上轉至上級醫院患者89753人,上級醫院下轉到基層康復治療等患者20801人,呈現就診迴流趨勢,全省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2.4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