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颇有作为,统一中国之后,国力盛极一时。这时的高句丽已经逐渐成长为东北地区的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国都在乐浪郡的故地平壤城,亦名长安城。此时的高句丽还是占据了辽东大部分地区。黄门侍郎裴矩奏告隋炀帝:“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这里将高句丽政权所占之地往上追溯到西周以前,下至魏晋时期,无可辩驳地指出辽东为隋朝领土。在周边国家都臣服隋朝时,盘踞在东北亚的高句丽一方面向隋朝称臣,另一方面又试图与突厥结盟,时刻想争夺东北亚霸主之位。所以,到了隋炀帝杨广这里,更不可能容忍撮尔小国在自己眼前撒野。于是,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短短三年内,隋炀帝发动了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投入兵力总共200多万,而后勤人员则是士兵的两倍。然而,就是这三次战争,效果确实极其糟糕的,虽然高句丽最终称臣,隋炀帝到底是如何实质上失去这场战争的呢?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赢了战争输了人心

隋炀帝对高句丽发动战争,连续三年的征战使隋朝数十万军人丧生,还有大量民夫死亡,巨额物资损失,过度的征敛还破坏了隋朝的经济,引起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从第一次远征时,就开始爆发隋末农民起义;至第三次远征时,各地大量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这样的连年征战严重削弱了隋朝国力,导致民不聊生,使隋炀帝丧失了民政基础;隋末不仅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地方势力也趁机抢夺天下,最终使隋朝崩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