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晚,商務部網站發文《“十一”黃金週市場繁榮興旺 消費升級勢頭不減》指出,今年“十一”黃金週,傳統消費提質升級,新興消費蓬勃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智慧商店、移動支付、綠色共享等新模式不斷湧現。從線上線下新零售購物、餐飲到旅遊、文娛,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使黃金週消費呈現出提質升級的新景觀。

黃金週期間,消費者通過手機天貓App在線下商圈排隊體驗新零售快閃遊樂園

《人民日報》也捕捉到黃金週期間的消費升級新動向。10月6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文《消費亮點 點亮假期》總結國慶消費亮點時指出,阿里新零售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助力經濟發展和消費潛力釋放。10月8日,《人民日報》刊文《玩法新了 買賣火了》解讀消費新亮點,點贊天貓智慧門店帶來智能穿搭、刷臉支付、AR試衣試妝等新科技,給消費供給側帶來創新,激發消費熱情,“新零售的興起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的強勁活力和創造力”。

10月6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文《消費亮點 點亮假期》指出,阿里新零售爲新經濟助力。

10月7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國慶消費升級觀察,關注飛豬未來景區刷臉入園新舉措,在阿里巴巴技術創新和大數據賦能下,黃金週服務消費更便捷,引領個性化、品質化、智能化消費升級趨勢,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

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國慶消費升級觀察,通過阿里旗下飛豬未來景區刷臉入園,印證個性化、品質化、智能化消費升級趨勢。

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4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9.5%。商務部指出,一些網絡訂餐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逾50%。旅遊、看電影、觀演出、逛博物館、泡圖書館等過節方式成爲潮流,個性化、定製化、高品質旅遊產品受到歡迎。這些都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引領的消費升級新趨勢。

天貓平臺的智能產品銷量猛增是實物商品消費升級的一個縮影。天貓數據顯示,國慶假期的頭3天,智能翻譯機同比增長361%,掃地機器人、兒童陪伴機器人等產品同比增長332%。跨境進口實物商品成交也較去年同比增長了100%。

商務部指出,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4萬億元。阿里巴巴“十一”黃金週消費升級報告表明全國餐飲市場紅火。

用得更好,喫得也更講究。國慶前3天,餓了麼平臺的大閘蟹訂單同比增長16.8%,葡萄酒同比增長58.9%。在盒馬鮮生,以前只在高級餐廳出現的澳洲龍蝦、北海道雪蟹等,也以更實惠的價格“飛進尋常百姓家”。老字號也在新零售營造的智能化新體驗中煥發青春,口碑數據顯示,長假前三天,餐飲類老字號商家的交易規模環比節前增長近7成。

文旅消費反映出國人生活品質升級的趨勢。口碑統計發現,書店、科技館、博物館等成了黃金週期間舉家遊玩的最佳場所,客流量均比平日翻了至少一倍。飛豬數據顯示,冰島、挪威、世界盃新貴克羅地亞等小衆目的地銷量增幅均超過50%。95後出境遊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120%,成爲新的生力軍。電影市場同樣火爆,由阿里影業攜手博納影業、英皇電影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的國慶檔電影《無雙》,累計票房破6億。

“十一”黃金週是觀察消費的絕佳窗口,也是經濟潛力的重要指標。涵蓋衣、食、住、行、娛、購的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創造的消費場景持續火熱,新零售、新技術、新業態亮點紛呈,使今年的黃金週消費告別高價格的傳統升級路徑,呈現出品質化、個性化、體驗式的新特徵,國民消費提質升級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多元的支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