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878年出生在廬州城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個秀才,以教書爲生。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才氣,熟背經史子集,少有大志。1904年,沒落的清王朝舉行了封建社會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他高中二甲第五名——相當於全國高考第八名。隨後,被授予兵部主事。之後仕途一路通暢,成爲了清朝後期一位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

這個人就叫王揖唐,正當他官運亨通的時候,所倚靠的頹廢的清朝卻覆滅了,但這個人很會討上司歡心,袁世凱時期就大力鼓吹帝制,把“恭呈御覽”、“臣跪拜”等字樣寫在了給袁世凱的報告上,而在袁世凱倒臺之後,王揖唐又找到了另一個靠山——段祺瑞。

相比於政治的黑暗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王揖唐的所做作爲最多隻能算是一個投機政客的正常做法,以後在歷史的記載上只會給他記上爲官不正的污點而已;但關鍵問題是,他把這種政治投機的“技巧”用到了國恨家仇上:在日本侵華時,他成了效忠日本天皇的大漢奸,所作所爲不亞於當時的超級大漢奸汪精衛,因此後來也被歸入民國十大漢奸之一的行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華北地區被日軍侵佔,國難當頭大敵當前,王揖唐不僅不積極組織軍民抵禦外敵,還公開投敵,與另一個大漢奸王克敏等人在北京飯店設立了“政府籌備處”。這種行爲在當時引起國人的不滿,許多青年紛紛組織聲討王揖唐。

更令人氣憤的是,王揖唐還重新部署整編了他統領的華北治安軍,配合日軍瘋狂進攻抗日根據地大肆屠殺無辜百姓,就在1941年初到1942年底兩年的時間裏,王揖唐就對抗日根據地進行了五次大規模掃蕩,所到之處實行三光政策,血債累累。

當然,一個人惡事做多了自然也會有報應的。1945年9月,當時的國民政府開始整頓內部,逮捕漢奸。軍統局北京站毛人鳳在12月5日汪時璟家設宴宴請北平的幾大漢奸,在這個鴻門宴下,許多惡名昭著的大漢奸被捕,但唯獨狡猾的王揖唐稱病不出席,直到第二天才在醫院把他捕走。

王揖唐被捕後立即遭到起訴,當時的案件由冀高法院刑二庭長何承焯主審,王揖唐在審訊的時候裝聾作啞,拒不承認自己的滔天罪孽。1947年的時候還委託他的律師劉煌舉行記者招待會併發布聲明:承認他自己附逆降敵,有罪於國,但同時又說出主審他案件的何承焯曾在僞司法總署任職,是一小漢奸,稱“以小漢奸高踞堂上審大漢奸,將何以杜悠悠之口”。意思就是說這麼一個有劣跡過往,還是和他一樣曾經受命於僞政權,賣國求榮的漢奸,居然能登上法庭來審判他這個罪行更加深重的人,消息傳出,全國轟動。於是國民黨司法部在經過調查之後,發現果然是“小漢奸審大漢奸”。

於是司法部只得撤消何承焯職務,另派人重新審理王揖唐漢奸案。因爲這一件事,王揖唐的審判也被延後處理。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48年底,王揖唐還是在法律、人民和歷史的審判下被處決,身中數彈而亡。

因爲簡單的一句“以小漢奸高踞堂上審大漢奸,將何以杜悠悠之口”,王揖唐的審判時間被延後了兩年;雖然多活了兩年,但他最後還是難逃身中七彈而亡的悲慘結局,而他的名字和罪行也被歷史黑名單永久的記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