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ews 報道  今天,Android版手機QQ在最新7.9.9版本中正式上線“註銷”功能。用戶可依次進入“設置”“賬號安全”“註銷賬號”進行註銷操作,操作需發送短信至特定號碼完成註銷。鞭哥更新版本後,成功註銷了一個小號。

當鞭哥使用多年的大號註銷時,被提示註銷無法完成,賬號安全等多種原因讓鞭哥無法註銷QQ號。

在上週,QQ官方就預告了即將上線註銷功能。當時引起網友熱議,並勾起了大家對“青春的懷念”。

20年前QQ誕生,伴隨了無數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的成長,今年正式推出註銷功能,對很多人而言,註銷QQ這一連串數字就意味着刪除了“整個青春”。

不過,根據工信部規定,各家App應當爲用戶提供註銷號碼或帳號的服務,用戶有權刪除在平臺服務商註冊的賬戶服務。相關規定已經出臺多時,QQ如今才推出註銷功能稱得上“動作緩慢”。

互聯網服務覆蓋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平臺的賬號數不勝數。鞭哥早已記不清註冊多少賬號,換號了或手機丟了,不想隱私泄露和被騷擾短信打擾,註銷賬號是最好的辦法。

鞭哥測試了微信、支付寶等常用的十幾款App,卻發現“註銷賬號怎麼就那麼難?”

入口過深或沒註銷入口

當打開一款新App,“註冊賬號”一項基本上都擺在醒目位置,但當你想註銷賬號時,這個入口卻十分難找。

微信註銷入口在設置-帳號與安全-微信安全中心-註銷賬號,初次想註銷賬號還是挺難發現的。支付寶則在設置-安全設置-安全中心-永久註銷賬號,鞭哥也是經過數次嘗試纔在衆多入口處尋到準確位置。其他許多產品也是如此,註銷入口要多次尋找。

ofo的入口則是在賬戶安全欄目下,與平常入口不同,註銷入口則是用藍色小字放界面底部,且需要聯繫客服申請註銷。但鞭哥撥打後卻被提示,“您撥打的號碼是空號”。

鞭哥鍥而不捨地撥打了另一個ofo官方客服號碼,不出意料,被提示“對不起,您要的電話忙”,自從ofo押金難退後,這個官方號碼早已被打炸了。

趣頭條上,註銷入口也較爲隱蔽,在我的-常見問題-賬號問題才能找到註銷入口,且入口被摺疊。

在BOSS直聘、拉勾網、拼多多、摩拜、知乎等App上,鞭哥沒有找到自主註銷入口,需要聯繫客服諮詢,才能申請註銷。其他App上,註銷賬號入口一般是在“賬號安全”一欄,京東賬號則需要在電腦端操作。

限制條件太多

在使用各家App時時常有使用微信、支付寶、微博等賬號快捷登錄的選項,爲了不用頭疼用戶名和密碼,鞭哥往往選擇了此類登錄方式。

但正因此,當鞭哥測試註銷微信等賬號時,這就成了一大阻礙。

註銷微信時有四大要求,需要微信號處於安全狀態、微信支付結清、卡券清空及微信平臺權限解除以及與其他平臺解綁。

其中,與其他平臺讓鞭哥犯了難,誰還記得所有授權登陸的平臺?

當然,要是不解除授權也行,30天不使用微信登錄任何App就行。想註銷賬號30天后再試一次。

支付寶賬號因爲涉及個人財產較多,註銷起來就更加複雜了,無法註銷原因多達11項,鞭哥頓時“頭皮發麻”。

百度賬號因爲全百度系賬號產品,一註銷就所有產品不能登錄,註銷起來也比較麻煩。

註銷流程複雜

摩拜App上沒有自主註銷賬號入口,在App上聯繫在線客服後,被提示需要向人工客服提交身份證號碼。聯繫人工客服後,雖然客服小姐姐再三勸說鞭哥別註銷,鞭哥卻毅然堅持註銷賬號。

但當鞭哥提供完信息等消息時,聊天框卻轉起了圈圈,鞭哥以爲自己網絡出了問題,立馬切換4G,退出查看後,網頁打開正常。

然而,客服頁面已經提示超時,會話結束了。

鞭哥秉着不服輸的精神再次聯繫了人工客服,一股腦將個人信息發過去,然而一直轉圈圈,10分鐘左右後,鞭哥仍然沒得到回應,只好放棄了。

這種問題發生在鞭哥身上,鞭哥也不知道是鞭哥運氣不好,還是該公司套路太深了。

在快手上,鞭哥也沒找到自主註銷入口。快手App上稱,註銷賬號需發郵件給官方郵箱,並拍攝短視頻,內容中包括身份證正反面及本人手持身份證形象。此外還得註明“自願申請註銷等文字”,並附上最近登錄方式與時間。

這個註銷方式可以說是“非常認真負責了”,讓用戶在註銷賬號的同時還體驗下短視頻拍攝,或許就在反覆拍攝註銷視頻時,養成了短視頻App使用習慣呢。

但鞭哥已經決心和你分手,你又何必挽留,當初讓我註冊時你可不是這麼嚴謹認真的啊。

註銷迅速的幾款App

除以上之外,有幾家App註銷流程還是比較容易的。

例如滴滴,首先提示註銷後將失去所有賬戶信息,隨後輸入圖形碼和短信驗證碼。鞭哥賬號立馬被註銷了,讓習慣了各家App繁瑣註銷流程的鞭哥有些錯愕。

鞭哥這才反映過來,忘了查看滴滴上有沒有餘額或有優惠券,重新用剛纔手機號註冊,確實啥都沒了。

鞭哥平時用的滴滴還算不少,但都是通過第三方支付,也沒授權其他賬號,這或是輕鬆註銷的原因。

同樣美團、餓了麼註銷賬號也是相較輕鬆,這兩家App也是鞭哥的高頻App,使用的是第三方支付,沒有餘額。

總結

鞭哥一番折騰下來,嘗試註銷十幾個常用App,經歷最多的就是“註銷失敗”,各家App在挽留時可謂費盡心思。

最常用的App最難註銷。像微信、支付寶這類高頻App,綁定銀行卡涉及財產、授權其他網站、使用太多服務,和用戶聯繫太過緊密,註銷起來過於複雜。

新用戶註銷容易。新用戶使用產品服務較少,沒產生太多關聯。所以一些非高頻App使用完了,又擔心隱私問題還是儘早註銷爲好。

同時,習慣多個賬號使用相同密碼的用戶更要留心,一旦你在某個不安全App上註冊了賬號,其他的賬號安全也受到不小威脅。

互聯網發展至今,各家公司拉新手段可謂層出不窮,免費、使用補貼、現金獎勵等等一系列激勵措施。但對用戶而言,卻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使用服務想就此“一刀兩斷”卻遭到百般阻撓。

其中,確實有許多是因服務使用過多,難以釐清,存在安全風險,但更多是產品功能設計上花招不斷,人爲製造麻煩。

在這裏,鞭哥送個各家公司一句話:既然用戶決定要走,你又何必挽留,就此一別兩寬,各自安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