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

很多時候,人們有這樣一種認知:有了社保,就沒必要再買商保了,拿着社保卡可去醫院看病,將來老了還能按月領取退休金。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三湘都市報曾發佈了這樣一個文章:《社保不夠,商業保險來補充》,文中寫到,2016年3月,41歲的胡先生在醫院被診斷爲舌腹高分化鱗癌,因分別於2009年、2013年和2014年投保過醫療險、重疾險等保險,接到報案後,保險公司理賠人員隨即探視慰問。

2016年5月30日,胡先生正式提出理賠申請,6月3日,理賠人員將17萬餘元的批單送達,胡先生感激道:“我原以爲有社保就夠了,沒想到這次大病住院醫療費花了5萬多,社保報銷2萬多,商業保險賠了17萬多,還是商業保險好。”

毋庸置疑,這就是商業保險的魅力所在!只要真真切切感受過它的好,就絕對讚賞有加!

7月25日,天府早報也發表文章:《有了社保還有必要買商業保險嗎?》,開篇指出:相較於社保,商保最重要的作用在於可分擔因意外和疾病帶來的經濟壓力!專家認爲:我國的社會醫療保險體系是國家對個人醫療和養老的一種福利體現,其實是一種較低水平的基礎保障。

1

首先從醫療上來講,社保醫療報銷有數額上的限制,“下有門檻,上有封頂”,即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個人住院醫療費用設定有起付線和封頂線。社保只對起付標準以上、最高限額以下且符合報銷範圍的費用按比例支付。

2

其次是對報銷範圍的限制,絕大多數的新藥、進口藥、昂貴藥物以及部分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亦不在社會醫療保險所保障的範圍之內。

3

在疾病期間發生的部分經常性費用,如營養費、護工費等同樣無法計入。

除此之外,社保還存在一些侷限性,比如社保的養老,必須連續交費15年後,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纔可領取。

而對於養老,早在5月19日,京華時報就曾發表文章《舒適養老應當未雨綢繆 商業保險可作爲社會保障補充》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升至2.2億,佔比16.1%。老齡化的加劇、社會勞動人口撫養負擔的加重、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以及養老金運行壓力的加深,無不警示人們:退休養老所帶來的壓力不容忽視。

商業養老保險也叫年金保險,通過在年輕時定期繳費,投保人在到達一定年齡後可以定期領取現金,實現老有所養。但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

1

養老保險的保費較貴,投保人應根據自己的現金流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繳納方式,比如一次繳清全部保費的躉繳和按年、季或月分期繳納等。

2

目前市場上的養老險品種大多強調養老、意外傷殘、身故保障,缺少醫療方面的保障。因此,投保人在做養老計劃時應該考慮搭配一些健康險,這樣才能實現更全面的保障。

3

養老從30歲至40歲就應開始多做準備。對現在處於事業穩定或高峯階段的白領來說,隨着年齡的增長,事業和收入難免走下坡路。到退休時,光靠社會統籌的養老金,生活質量無疑會縮水。一般老年人醫療費用支出和意外事故的風險比年輕人要大,經常會出現保費和保額倒掛的現象,很不划算,尤其是一些重大疾病保險。而且老年人購買保險往往容易受到年齡和身體原因限制,建議從年輕時起增強保障意識,儘早購買。

至於社保和商保的關係,4月27日,都市女報發文表示《社保好比毛坯房,商保就是精裝修》

文章指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同出一門,互爲補充,誰也替代不了誰。具體可作如下幾個方面的比較:

1

交費時間上。社保的養老必須連續交費15年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纔可領取。商保交費時間更靈活。

2

交費多少。商保是個人行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多少自由,多交多得,少交少得。

3

養老和醫療保障時間。社保的醫療和養老功能都是活到多久保到多久,越長壽受益越多,但家人不能代領。而商保的養老只有部分產品是保終身的,大多數只能是定期保到80歲,醫療險也基本是交一年保一年,如果附加了豁免,中途“走了”,受益人繼續可以領取。

4

保障範圍。社保對於意外的保障只針對工作單位內。而商保意外和意外傷殘保險,一般來說,無論在哪都是可以報銷的。並且意外保障都是低保費即可獲得高額的保額。此外,社保對家人來說基本上都是沒什麼補償的;而商保的保障型產品,都有很高的壽險保障,保證不至於一人出事,全家落敗。

5

商保還具有幾大金融功能:(1)重大疾病保費豁免功能,即在交費期間,若被保險人發生重疾,保險賠付以後餘下的保費可免交,但其所享受的保單利益不變;(2)商保交費相對固定,補充了長期累積的分紅、理財型保險浮動的利率可以抵禦通脹;(3)商保有避稅、安全保險和傳承資產的功能。

總而言之,社保是座毛坯房,人要住進去還得裝修、買傢俱。至於是簡裝、是精裝還是豪裝,全在個人自己來決定——這就是商業保險。

或許,您會困惑,什麼時候開始,媒體學會爲商業保險站臺了?事實上,在2009年出版的《朱鎔基答記者問》一書中,前總理朱鎔基就坦言:

基本醫療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保”即有一個基本的保障,超出部分主要應通過商業保險解決。現在該是轉變陳舊觀念的時候了,應該明白,健康投資人人有責,不能再完全依靠社會,社會的進步要求我們積極參加商業保險。

之前,總有人說:我已經有社保了,不需要再另外買商業保險,可事實是,一旦大病纏身,有三種費用是一定要花的:

一、醫療費。據衛生部信息中心統計,人的一生罹患重疾的概率高達72%,手術治療的平均費用在10萬元。

二、康復費和後期療養費。一般重大疾病的治療費中,1/3爲直接的手術費用,而2/3都是後期治療和康復中需要使用的間接費用。比如,腦中風後遺症,這種發病率高、併發症多、複發率高的疾病,發病後10年治療、康復費用在36萬元左右(3000元每月)。

三、收入損失費。一個人生病了,肯定沒法工作,假若年收入20萬,休息一年就損失20萬,休息兩年就損失40萬。在醫學上有個詞叫五年生存率,也就是說得了病之後如果沒五年,不能稱得上是完全恢復,而這五年中絕對不能像之前一樣拼命的去工作。另外,一個人生病,需要陪牀護理,如果家人不可以不上班來護理,那麼就得請護理人員,這筆開銷不可小覷;而如果家人請假來陪護,工資損失也在所難免。

而以上三種費用,只有醫療費是社保能報銷的,且自費醫療費用和起付線以內的費用不予報銷。商保中的重疾險則不同,不受實際花費限制,確診即賠付。

比如保額50萬,只要符合規定即可第一時間得到50萬理賠,而至於這筆錢如何分配,保險公司不予干涉,可以用見效快、痛苦少的藥物和治療方法;也可以去療養度假,畢竟是“三分治七分養”;當然還可以彌補一下這期間的工作損失,不至於家人的生活水準直線下降。

有社保無商保和有社保也有商保的區別:

要知道,當你被診斷罹患重疾時,能否第一時間確認拿到錢、拿到多少錢,夠不夠用,對你精神狀態和後期安排有重要影響!所以,對於有社保的人來說,重疾險是一種必要補充,而沒有社保的人,重疾險更是尤其重要。

千萬記住:社保是一種福利政策,不足以抵禦人生風險!若想真正實現“病有醫、老有所養、殘有所靠、走有所留、財有所承、幼有所教”,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備足與其同出一門的商保,做好有力補充,構建完整的家庭風險保障網,爲家庭幸福保駕護航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