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乏力

頭暈眼花

情緒抑鬱

注意力難以集中

白天睡得香

晚上睡不着

……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節後綜合徵”

節後第一天上班

你很可能是這樣的↓↓

節後綜合徵的主要表現

睡眠紊亂

長假玩樂過度,甚至通宵飲酒打牌等,不給身體充分的休息時間。這樣就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結果“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

恐懼上班

經過連續幾天的喫喝玩樂,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還有些不適應,一些上班一族還出現了焦慮、鬱悶、煩躁等情緒,甚至對上班懷有恐懼的心理。

神經性厭食

過節往往出現一天不停嘴的現象,喫多了,就容易撐着,引起神經性厭食。

怎樣調節“節後綜合徵”

想要儘早擺脫疲乏的狀態,“快餐式休息”絕對能幫你大忙。

伸個懶腰、閉眼迷瞪一會兒、深呼吸幾次、與身邊人開個玩笑,一個短暫的改變,就能讓你高速運轉的大腦得到充分休息,使壓力、疲勞得以釋放。

1、小憩20分鐘

夜間睡眠固然十分重要,但白天的小憩對保持體力、提高學習及工作效率也有很大幫助。

多項研究表明,小憩是減壓神器,可以有效降低體內壓力激素的分泌;能提高靈敏度和工作效率,休息後你會感覺更有活力,思想更加敏銳,科學家也證實,起牀8小時後再小憩20分鐘比早上多睡20分鐘更解乏。

研究發現,一週午睡3次以上、每次小於30分鐘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37%;此外,小憩還有助於保持身體穩定狀態,促進細胞修復,還可以簡單有效地積蓄能量,讓整個人更健康。

2、認真伸一個懶腰

伸懶腰能增加對心、肺的擠壓,促進心臟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還有利於全身肌肉的收縮和呼吸的加深。大腦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適。

伸懶腰時保持身體放鬆,將雙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於頭頂,腳尖交替伸直和上鉤,四肢伸展的同時,還可以向左右轉體,大約持續30秒鐘。

3、喝一杯熱茶

只需花1分鐘,喝杯白開水或沏一杯熱茶,就能讓你恢復活力。

發表在《人類神經科學前沿》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喝水能夠讓你的大腦提速14%,有助於保持思維敏捷。

4、發呆5分鐘

美國哈佛醫學院和馬薩諸塞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發呆是最簡單的減壓方式。

心無雜念、腦子裏什麼也不想的時候,大腦中的α腦電波得到加強。這種特殊的腦電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載,讓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從而改善情緒,減輕壓力,緩解焦慮不安,還能加強記憶力,緩解疼痛,並提高免疫力。

另有研究發現,每天適當發會呆能將焦慮和抑鬱風險降低25%。

5、做個工間操

工作學習累了,起身做一套工間操,可以讓你瞬間恢復活力。

拉拉筋、扭扭腰,或者深蹲、靠牆站立、高抬腿、俯臥撐都是比較簡便易行的運動,還可以練一兩組瑜伽或太極的動作,時間不必太長,幾分鐘就能讓身體充分休息。

6、來個頭部按摩

簡單的頭部按摩自己就能來,比如梳頭療法。

選擇個人比較能接受的力度,用十指指肚或指尖,從雙眼眼眶上沿開始順着往後梳頭,梳至頸後風池穴,反覆數次,也可以用牛角或實木梳子代替手指。

這個動作可以刺激頭皮的神經末梢和經穴,有效鬆弛頭部神經的緊張狀態,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尤其是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每天堅持梳頭3~5分鐘,對於解除疲勞和大腦皮層的緊張狀態大有好處。

7、喫點健康零食

在兩餐之間或餐前喫點健康零食,既可以讓你得到身心的放鬆,還有助於補充營養。

不妨在辦公室儲備些零食,在上午10點或下午3點左右給自己來個短暫的“茶歇”,酸奶、水果、堅果等都是比較健康的零食選擇。但飽餐之後不要再喫零食,特別是晚上。

很多人節後容易出現假日消化不良這種情況怎麼辦?

節日肯定都離不了飯局,天天是雞、鴨、魚、肉,再加上各種零食,一天到晚嘴不閒着。過不了幾天,有些人便覺得毫無胃口,喫不下東西,胃部隱隱作痛。另外,有不少同事過完年想喫素食清腸減肥,沒想到卻出現腹脹等不適症狀。

應對之法

1、對待傷食症,首先要管好嘴巴,讓胃腸道好好休息;

2、積極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如快走、慢跑、做操、打球或跳舞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隨之調整到正常狀態上來;

3、另外,要多喫新鮮蔬菜和水果,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體內有害物質排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