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皇帝或后妃病重時,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后妃會被晉升位分。皇帝或后妃病重,爲何要晉升她們的位分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這是爲了“沖喜”,有了好事情,病人心情舒暢,可能就會渡過難關。然而,事實證明,一般這種“沖喜”都是臨終前的安慰罷了,很難有什麼實質效果。

同治帝病重,慈禧:封此女爲皇貴妃,二十天後,同治帝便駕崩了

清朝同治十三年十五日,眼看同治帝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慈禧太后大筆一揮,馬上給後宮妃嬪晉升了位分,其中,有一名女子被連晉兩級,被封爲皇貴妃,可見慈禧非常喜歡這名妃子,她就是後來的淑慎皇貴妃富察氏。

讓我們回到兩年前的紫禁城,這一年,清廷爲了籌備同治帝的大婚特意舉行了八旗選秀,在最後選定皇后人選時,慈禧太后一眼便看中了嬌俏的富察氏。而慈安太后則看中了端莊大氣的蒙古狀元崇綺之女阿魯特氏。

那麼,慈禧太后爲何會看中富察氏呢?難道真的像傳言中所說的那樣,富察氏年輕俏麗,像極了年輕時的慈禧?

同治帝病重,慈禧:封此女爲皇貴妃,二十天後,同治帝便駕崩了

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原因不在乎三點:

第一,富察氏出身名門,她來自沙濟富察氏的米思翰一支,先祖馬齊曾是康雍時期的元老重臣,後宮史上更是出了像孝賢皇后這樣的一代賢后。

第二,慈禧的母親同樣來自富察氏,出於同族同姓,或許也多少有點血緣關係,所以,慈禧自然看重富察氏更多一些。

第三,富察氏從年齡上來看,更加年輕,從性格上來講,更加圓滑,便於以後慈禧太后控制。崇綺之女阿魯特氏相比較而言,就沒有那麼聽話了。

同治帝病重,慈禧:封此女爲皇貴妃,二十天後,同治帝便駕崩了

然而,最終同治帝竟然違背親生母親慈禧意願,選擇了阿魯特氏入主中宮,這令慈禧太后十分惱火,這也爲他們夫妻的悲慘結局埋下了禍根。

果不其然,慈禧太后倚仗手中的權力對同治帝與皇后阿魯特氏的夫妻生活大加干涉,反而對富察氏十分寵愛,富察氏初封爲慧妃,慈禧太后卻給了她貴妃的待遇。夫妻生活受到限制的同治帝乾脆一個人住進了養心殿,甚至是來到宮外探尋春色。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面對病入膏肓的同治帝,慈禧太后晉升了後宮妃嬪的位分,富察氏被晉升爲皇貴妃。二十天後,年僅19歲的同治帝便離開了人世。

同治帝病重,慈禧:封此女爲皇貴妃,二十天後,同治帝便駕崩了

此後,慈禧對富察氏的寵愛有增無減,在慈禧過六十大壽的時候(光緒二十年),她甚至打破先例,冊封富察氏爲敦宜榮慶皇貴妃,由此富察氏便成爲清朝唯一一位四字封號的皇貴妃了。

光緒三十年,獨守空房長達30年的富察氏病逝於宮中,享年46歲,賜諡爲淑慎皇貴妃。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同治朝起居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