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好脾氣的朋友,最近一怒之下拉黑了他的表弟。

聽朋友詳說才知道,他的表弟幾乎每天雷打不動地發信息向他諮詢大大小小的問題,諸如:

“樓下的地鐵線什麼時候開通?”

“XX獲獎電影的導演是誰?”

“哪款運動手環性價比最高?”

剛開始,朋友還耐心地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然後認認真真回答他。

在連續替他解答了很多天之後,朋友告訴表弟:

“其實這些問題只需動動手指,就都能在搜索引擎中找到。”

可是過了沒兩天,表弟又給他發來了此類的信息。

朋友因爲平常工作就很忙,表弟這樣反反覆覆地提問終於讓他忍無可忍,於是索性將表弟拉黑了。

2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也會因爲一些問題去詢問身邊的人,比如:

“現在最流行哪款P圖軟件?”

“office2013怎麼安裝?”

“PPT添加音頻怎麼弄”?

其實只要善用搜索功能,這些答案分分鐘就能找到。

在過去,遇到不懂的問題,你不恥下問,找個人問問就行。

但在現在,如果你還這麼幹,多半會被認爲是“搜商低”。

那什麼是“搜商”呢?

搜商的學名叫“SQ”,就是指運用搜索工具來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搜商已被認定爲是除智商、情商外,人類最起碼應具備的第三種能力。

其實,我們人生中80%的問題,早就被人回答過了,只要你會搜索就能找到答案,就能解決你的大小問題。

然而許多人就是不去搜,而要跑去問。

說白了,無非就是懶。

搜商其實也是情商的一部分。

搜索幾下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要去給別人添麻煩呢?

那麼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搜商如何呢,是否也會時常遇到諸如以下的情形?

想寫文章或報告,怎麼都找不到素材;

翻遍全網,找不到美觀的PPT模板;

網上看病、租房,搜到的全是廣告;

難以搞定的學習問題、工作麻煩,不知道該找誰解決;

查了一堆資料和信息,很難分辨真僞;

……

不得不說,互聯網時代,沒有搜商真的是寸步難行!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搜商呢?

3

前段時間,“創業邦”講過朱丹的故事。

朱丹讀高中時,英語不太好。

父親做生意也失敗了,沒錢給她請英語家教。

朱丹就想了一個辦法——去網上搜索各種英語教學,以及觀看美劇。

只用了一年,她就練出了一口美式英語。

高中畢業,她想讀香港大學,但申請入學的程序比較複雜。

好在朱丹的搜商很強大,只用了一個下午,就找齊了港大的流程和模板。

上了港大後,朱丹的搜索能力更強大了,她運用各種搜索工具及渠道,解決了學業上遇到的絕大部分問題。

她每學期都能拿到各種獎學金,成績平均分高達92分。

順順利利就拿到了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上班後,她非常善於運用搜索解決問題。

所以3年時間就做到了公司高層,8年時間就成了上市公司CTO。

她最神奇的一次搜索是投資房產:

“我搜到了房地產中介也不知道的消息,以最快速度投資了深圳某個房產。”

原來,朱丹打算入手深圳房產期間,收到中介發來的房子照片和地址。

當時朱丹並沒有立即去看房,而是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

她發現房子附近“要開通通往香港的高鐵”。

而這個消息竟然連房產中介和房東都不知道。

朱丹火速地買下那套房子,幾個月後,她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這件事讓朱丹成了朋友眼中的“情報追蹤專家”。

朋友們一旦遇到買房、投資、留學等等大事都會先請朱丹搜索一番。

朱丹成爲了大家心目中的“搜神”。

高搜商令朱丹一路逆襲,很多人覺得她會找“捷徑”。

其實,會搜就是一種捷徑。

4

是不是也想像朱丹一樣通過搜索改變人生呢?

那麼你就得認認真真提高一下自己的搜商了。

具體怎樣才能提高搜商呢?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愛因斯坦在世時,人們很是好奇。

有人出題考他:“您記得聲音的速度,是多少嗎?”

愛因斯坦卻回答說:“不知道,我必須查一下書本資料才能回答,因爲我從不去記,資料上能查到的東西。”

聰明如愛因斯坦,但是遇到問題都不忘先翻翻書本搜索一下。

那個時代,信息的獲悉、資料的查詢只能簡單依靠書本。

而當今互聯網時代,我們具有了更全面更快捷的搜索工具。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天發表論文有1.5萬篇,全球印刷信息的產量每5年就翻一番。

最近20年,人類生產的信息總量,已經超過自人類產生以來100萬年生產的信息總和。

身處這樣的時代,我們需具有強烈的搜索意識。

所以,要想提高搜商,你首先需要具備搜索意識。

《3000美金我周遊了世界》的作者朱兆瑞創造了用77天時間走過28個國家的奇蹟。

朱兆瑞自稱奇蹟的創造是需要精心準備的。

他曾用了整整半年的時間去搜索整理各種旅行信息和各國的人文、地理資料。

走哪條路線,出資多少,側重什麼內容,等等,都通過媒體、網絡、

圖書館等搜索途徑進行詳細地計劃……

因而他才能用極少的資金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周遊世界一圈。

若是他沒有事先通過搜索途徑去做規劃,不可能完成難度如此大的一件事。

看吧,這就是擁有搜索意識的好處。

5

意識有了,也要講渠道。

先來聽一個小故事吧。

老查視釣魚爲世間第一樂事。

冬天來了,他很鬱悶,因爲所有的湖都結冰了。

一朋友告訴他:“可以去冰上釣魚啊!”

老查找到一塊平滑的冰,鑿開一個洞,拋下鉤餌。

釣了兩個小時,一條魚都沒釣到。

“這裏沒魚!”背後傳來一個聲音。

老查沒有理睬。

幾小時過去了,那個聲音再次響起:

“你不可能在這裏釣到魚。”

老查問道:“你怎麼能斷定?莫非你是神仙?”

“不,我是溜冰場經理。”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在不對的地方,你很難找到想要的東西。

其實,搜索也是一樣的。

如果搜索的地方不對,你往往就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我們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搜索渠道。

比如,找書可以用鳩摩。

比如,找英文原版書可以用oceanofpdf。

比如,找影視劇要學會利用BT種子網站。

比如,找書找影評可以看豆瓣。

你知道的渠道越多,你獲取的信息就越準確,你獲取信息的速度就越快。

你的搜商就越強大。

6

提高搜商還需掌握基本的搜索方法。

不懂得搜索的基本方法,做起事來就會事倍功半。

馬小帥有段話說得特別好:

“玩電腦遇到了問題,不是這樣去搜索答案:

●上不去網怎麼辦?

●XP系統裝不了怎麼辦?

而是應該這樣去搜索答案:

●上不去網,錯誤代碼顯示718,怎麼辦?

●XP系統裝不了,出現a:\GHOSTERR.TXT是什麼原因啊?”

馬小帥所講的方法就是:

要準確清晰地敘述你遇到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搜索竅門需要我們去掌握。

比如,你想搜“知識付費的機會”。

用了“”,就不會被拆爲“知識”、“付費”、“機會”這樣幾個獨立的詞。

又比如,你只想看新浪網上關於“大數據”的文章,就打入:

“大數據(空格)site:sina.com即可,(注意不用再加www)

……

搜索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展開講了。

你一搜,就會了解很多“竅門”。

7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分依賴搜索。

一方面,搜索是要花費時間與精力的;另一方面,搜索本身也有其侷限性。

比如說,你接到一個任務,搜索很久,在電腦的窗口上,打開一大堆頁面,感覺似乎都有用。

再加上互聯網的典型特徵,是超鏈接,如果逐一再去點這些超鏈接,就會打開更多頁面,無窮無盡。

什麼時候該停止搜索?什麼時候要繼續搜索?

如何判斷,這時我們需要運用邊際決策的原則。

用於蒐集信息的時間,和其所獲得結果的信息量,在某種程度上呈正相關關係。

但一旦超過某個程度時,就算繼續追加時間,具有實際效果的信息,也不會呈等比例增加。

也就是說,搜索產出的價值,邊際效用遞減。

所以我們應該在搜索時懂得適可而止。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清楚,哪些信息和知識要精熟掌握,哪些信息和知識只要知道索引。

而不是一味地依賴搜索。

8

我們人類在歷史上的每一步進展,都離不開工具的使用。

人類是否善於運用工具,決定了人類可以走多遠。

人類的發展使工具也在發展,同時,工具的發展也助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

互聯網時代爲人類帶來了全新的工具和機遇。

所以,搜商已成爲現階段人類應具備的第三種能力。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擁有高搜商的人,往往能比其他人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所以,你還不準備提高一下你的搜商嗎?

想要學習更多實用竅門,分分鐘提升搜索能力的話,請關注“文明島”公衆號,在留言區回覆“搜商”便可獲悉。

微信搜索“文明島”公衆號

-End-

如果喜歡,請君點贊

若以爲是,轉走可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