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北尘土飞扬的那曲小镇上有一家小小的茶馆,五六张餐桌、一座火炉和几扇柜子就是这里的全部。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因为这里远离闹市区,也没有装饰华丽的门面。也如全西藏许许多多小小的茶馆一样,它的窗外就是熙来攘往的街道,人们在街道上走过,它静悄悄倾听着外面的喧嚣。不过,对于一对母女来说,这家小小的茶馆却是她们的全部。她们的快乐和忧伤在这里上演,她们的全部期盼与这家茶馆紧密相连,这里是她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安身之所,而阿佳央果和卓玛吉便是这家茶馆的主人。

1

10平米的厨房

那曲的山川湖海,承接了一行又一行旅人的疲惫身躯,而在那曲小镇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却有一间不大的茶馆,让这些来来往往的人停下脚步,喂饱肚子,取暖歇息。茶味馨甜、面食丰盛的背后,是一对母女的生活之愿,是劳作中的专注加持,是一份爱的浇灌滋养。

阿佳央果今年55岁,身体有一点发福,眼角布满皱纹,要是开心的话,她的脸上会洋溢出像小姑娘一样灿烂的笑容。当然,也会露出一口残缺不全的牙齿, “两三年前,牙齿都掉了,没有了。”阿佳央果淡淡说。

早上六点半,虽然已经时值盛夏,不过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小镇还像初冬一样寒冷,随着满天繁星逐渐隐去,那曲镇东边的天空开始放亮。这是大多数上班族还在梦乡之中的时候,而阿佳央果和女儿卓玛吉已经张开惺忪的双眼,迅速地洗漱,打扫房间,然后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

“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开始准备,顾客7点半左右会上门来吃饭,一整天都会有人来吃饭,喝茶,或者买酸奶,一直到凌晨2点。我负责做茶和包子,把材料准备好。我们的食物全部是现做的。”

阿佳央果在那曲镇定居有三四年了,她的老家在那曲镇城郊的牧场,提起为什么要来这里开茶馆,央果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为了趁着自己年纪还不算太大,多赚点钱,争取一个更加富足的生活。“我以前总去外面打工,这样的话,工钱都是别人说了算,现在不一样,开了茶馆,赚多赚少都是自己的事情,我觉得要比原来强得多。最开始我是租了这个地方卖酸奶,还开了两桌桌球,收入还不错,我就想着扩大经营,而且我的小女儿挺会做饭的,就开了这家茶馆。”

此刻,小茶馆南角不到10平方米的厨房里,阿佳央果正在用一口大锅熬甜茶,甜茶是每一家茶馆必备的饮料。央果熟练地生火,不停舀动着锅里的甜茶,很快,浓浓的奶香和红茶独特的清香混杂弥漫在厨房。

2

茶之味

阿佳央果是熬茶的一把好手,可是,对于怎么才能熬出好茶,她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许,熬茶的诀窍并不在于死板的要领,而是在于那些已经在日积月累中和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简单经验,以及熬茶的时候那份悠然、庄重的心情。

“要先把茶叶煮起来,煮大概20分钟吧,煮好之后放奶粉和白糖。熬茶,要不断用大勺舀起茶,再倒进锅里,次数多了,茶就会更香甜。我们这里主要经营牛奶、酸奶、藏面、肉饼、肉包、肉丁汤、肉泡饭、甜茶、清茶、酥油茶等等,种类挺多的。”

在央果熬甜茶的时候,她的女儿卓玛吉也在忙碌着。阿佳央果的丈夫身体不好;大儿子已经成家,在老家拾掇牛羊;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还在读书,所以,央果唯一的帮手就只剩下了二女儿卓玛吉。卓玛吉今年24岁,面容清秀,有着不错的身段和一头黑得发亮的短发,她耳朵上总是挂着一只银耳环,这是个典型的藏北姑娘。此时,卓玛吉正在专心致志地“对付”着茶馆中央那座硕大的藏式火炉。

“卓玛吉做饭前要提前半小时先烧煤,等煤烧旺了,就可以开始做饭。煤烧得旺,茶就会煮得更香纯。每次买煤是花100块钱,买一次可以用5天。”

卓玛吉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妈妈爸爸,为了兄弟姐妹,她没日没夜地劳作着,在她的眼里,这家小小的茶馆就是生活的全部,至于时装、流行音乐、外边的世界离她十分遥远。

卓玛吉说:“我来茶馆帮妈妈工作两年了,以前在别的地方打工有3年。妈妈开了这家茶馆我就一直在这里帮妈妈,我主要负责做饭,像肉丁汤、藏包这些。我不想去外面打工,想在家里帮妈妈。之前妈妈在这租房卖酸奶,我打工那几年攒了点钱,我就把这笔钱拿出来,把铺面装修了一下,变成茶馆。”

很快,客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

第一批客人是那曲镇的出租车司机们,这些小伙子们有的已经忙碌了一整夜,进屋的时候,身上还裹着清晨的寒气,他们要来填饱肚子,然后继续自己的营生。一开始,只有一两个出租车司机进屋,每人要上一杯甜茶,不过,他们会一边喝甜茶一边打电话,招呼其他准备下工的哥们儿过来坐坐。不到半个小时,上班上学的、出门打工的……很多人坐在这里,茶馆的人气一下旺了许多。

央果说:“7点40分就有顾客,早上有二三十个人来。大家一般吃藏面和肉饼和清茶,早上来的人大多是早班出租车司机。好多人到了这里会叫朋友也一起来喝茶。”除了喝甜茶,客人们还要点上一些吃的,这时,就到了卓玛吉“大显身手”的时候,别看卓玛吉年纪不大,不过做出来的饭菜是一顶一的可口,在周边小有名气。咖喱饭、肉丁汤、肉饼、藏面……不一会儿,卓玛吉就做出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出租车司机贡秋掐灭了吸到一半的香烟,然后大口地喝着茶,享用着卓玛吉烹制的美食。旺秋带着满足的眼神说:“她们家做的饭很好吃,我总来,我吃的最多的就是肉丁汤。”

3

爱与守护

对于大家的夸赞,卓玛吉腼腆地忍住笑容,嘴上说着客套的话,不过,我猜,此时的她,早已在心里乐开了花,要知道,能做一手可口的饭菜,可是当地人对一个小姑娘极高的评价。当然,除了夸赞卓玛吉的饭菜可口,大家也会和卓玛吉开一些玩笑,玩笑的内容大多集中在还没出嫁的卓玛吉的“终身大事”上,在大家的言谈中可以觉察到,在这些开出租的小伙子们心目中,漂亮能干的卓玛吉俨然是女神般的存在。

“做饭嘛,我没去专门学过,是在外面打工时慢慢学会的,然后再摸索,大家说挺好吃的。”对于自己的厨艺,卓玛吉带着一丝羞怯,但也并不会逃避别人夸赞。

茶馆里的热闹仅仅持续了1个多小时,出租车司机们陆续离开,茶馆又恢复了冷清。接下来,在一整天的时间里,茶馆会零零散散地迎来各行各业的顾客,有老主顾,也有初来乍到的客人,虽然早上的“早高峰”过去了,不过,母女俩一天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央果说:“从早上7点40分客人一来,一般要忙到后凌晨一两点。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平均有700块到900块钱,生意差的话,只有300块到600块。生意好和坏没有固定的季节,要看运气。”熬茶、做饭、收拾房间、与客人们寒暄,母女俩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如此平淡无奇,平淡的就好像时间并不曾一点一滴地溜走,可是,谁的生活又是时刻处在波澜壮阔中呢?

要为茶米油盐而劳碌,要为吃饭穿衣而忧虑,从富商巨贾到乡野村夫,人人的生活想来都是如此吧。央果和卓玛吉这对母女的生活,为那曲这片藏北之地点缀了些许温馨美好的生动之景。她们生于藏北,旋转于一点一滴的生活,看重一碗甜茶、一碗藏面之味,她们的忙碌于繁华的都市中,显得庸常而平凡。

但恰是苍茫高原中的一碗茶和面、一份爱和守护,接近了这天地之间的生活的本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