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小平同志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肯定了恢复高考的做法,但考虑到全国招生会议已经开过,便说“今年怕来不及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事后回想,在当时的大形势下,恢复高考已势在必行,只是时间迟早而已。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编者按:1977年8月,时任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的查全性,作为高校代表之一参加了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科学教育座谈会。在发言时,他第一个呼吁恢复高考。1997年,恢复高考20年,当年8月15日,查老应《长江日报》特约撰文回忆当年情景,并对现行高考制度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看法。全文如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3f4ec06d90449e8b712b863626cd0fe\" img_width=\"600\" img_height=\"659\" alt=\"22年前,查全性在长江日报撰文,回忆那次促成高考恢复的座谈会\"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长江日报《长江周末》“二十年前我高考”征文活动,使我又一次回想到1977年夏秋之交,那是一段人们既兴奋又苦闷的时期。打倒“四人帮”后,神州大地前景无限美好;然而,“两个估计”(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仍然是人们头上的紧箍咒,使人寸步难行,迫切需要有所突破。那一年8月初,我以偶然的机会,有幸参加了当时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参加了打开“恢复高考”这一突破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次座谈会是8月4日至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参加的有40余人,主要是来自科学院各大研究所和北大、清华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如周培原、苏步青、张文佑、童第周、王大珩等;也包括一些在科教战线负责领导工作的同志,如方毅、刘西尧、雍文涛、李琦、李昌、童大林、武衡等;此外还有国务院研究室的胡乔木、邓力群、于光远等。从一开始,我们就为小平同志的真诚所感动。他每天准时到会,从不早退,除偶尔问一两句外,也不插话,而是集中精力认真听每个人的发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会议开始时有点“神仙会”的味道,涉及的内容很广泛。8月6日下午,我发言时触及到恢复高考,于是话题转到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这是当时社会上议论很多、意见也极大的一个敏感问题。在高校和科学院工作的同志,对当时执行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16字招生办法,更是深知其弊端,只是“积重难返”而一时找不到出路。对这次会议,大家预感到可能是一次取得突破的时机,发言特别踊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小平同志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肯定了恢复高考的做法,但考虑到全国招生会议已经开过,便说“今年怕来不及了”。这时,大家又提出:“虽然招生会议已开过,但招生工作尚未开始,要改变还来得及”;“宁可晚几个月招生,不要又招20多万不合格的。”小平同志当即询问教育部长刘西尧同志,证实了大家所谈的情况后,便立即做出决定:重开招生会议,当年恢复高考。包括从应届毕业的高中生录取部分新生。听到这一决定后,全场欢声雷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至今我每每忆及当时的情况,仍感心潮澎湃,兴奋不已。会后人人奔走相告,一两天后,整个北京都知道了。小平同志这一决定得人心之深,可见一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事后回想,在当时的大形势下,恢复高考已势在必行,只是时间迟早而已。而由于这次会议大家大声疾呼,小平同志当机立断,可能起到了使高考提前一两年恢复的作用。提前一年恢复高考,就意味着几十万青年改变了生活命运,国家增添了几十万栋梁之材。我深深庆幸自己有机会参与了这一盛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后来的事实证明:恢复高考后首批录取的学生中不少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是一批长期十分向往学有深造而又始终被拒之门外的青年人。他们于动乱年代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自学,一旦入学,他们所表现出的火炽的学习热情与可贵的自学能力是十分感人的。这些青年中不少已成为今日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成为跨世纪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早已是人皆尽知的事实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恢复高考已20年了,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事物总不免有两面性。回想起来,也有些遗憾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首先,当年录取的青年人,特别是攻读自然科学的,有相当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出国深造后,至今未回国。我深切期望他们在致力发展世界科学的同时,能以各种方式报效祖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其次,20年来,高考愈来愈严重地成为引导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使“应试教育”成风而影响了“素质教育”。这不禁令人想到,高校招生制度是否有必要再进行一次重大改革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编辑:朱艳琳】\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7187524380314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