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掌管宫廷事务的内务府,每年都要清理“库存”,淘汰许多皇帝认为无用的器物,包括各造办处制作、各国使臣进贡、朝中大臣进献的物品,以及对罪臣抄家所得到的物件,其中不乏珍贵的国宝级器物。在“崇文门变价”这个清代的跳蚤市场里,经营者不再是一脉斯文的太学生,而是大声吆喝的崇文门代办,甚至还有太监和宫人。

在清代“跳蚤市场”,国宝被吆喝着卖,45万多件瓷器流落宫外 | 文 三只眼读史

“跳蚤市场”就是出售二手物品的地摊,规模大小不等,所销售的物品五花八门,小到针线、剪刀,大到衣柜、电器,几乎应有尽有,而且价格低廉。很多人都误认为“跳蚤市场”这种销售形式来自于欧美国家,其实不然,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跳蚤市场”,创始人便是一直被大家疑为“穿越人”的王莽。王莽篡位前担任大司马一职,当时太学扩招,人数超过一万,创下西汉时期最高记录。由于太学生人数过多,太学里无力提供住宿,太学生们只得自己在外租住。富家子弟倒好办,家境贫困的太学生只能另辟蹊径。

那么,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样才能赚到钱,顺利完成学业呢?王莽想出一个大招,在太学东北方位设立“会市”,又因此处种满了槐树,所以又称为“槐市”。太学生们各显神通,把家乡的土特产拿到“会市”上交易,渐渐地又开始销售一些脸盆、水壶、衣架等生活必需品。因此,那时的“会市”上,常常会见到宽衣广袖一身儒生打扮的太学生,坐在槐树下,斯文地讨价还价,这就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跳蚤市场”。“会市”不仅是太学生谋生的场地,同时也成为大家进行思想交流的地方。

在后来的朝代,虽说再没出现过太学生充当“商贩”的情景,然而出售旧物的做法在民间却一直没有中断过,甚至皇家也参与其中。清代掌管宫廷事务的内务府,每年都要清理“库存”,淘汰许多皇帝认为无用的器物,包括各造办处制作、各国使臣进贡、朝中大臣进献的物品,以及对罪臣抄家所得到的物件,其中不乏珍贵的国宝级器物。内务府在崇文门外建立起一个地摊市场,将这些淘汰的器物拿到市场里来卖,这个市场被称为“崇文门变价”。“变价”就是“打折处理”套取现银之意。

崇文门,是清代北京内城的九门之一,是朝廷征税的衙门,自从皇帝要求清理库存以后,崇文门就兼有了内务府交办的代内府变卖物件职责。在“崇文门变价”这个清代的跳蚤市场里,经营者不再是一脉斯文的太学生,而是大声吆喝的崇文门代办,甚至还有太监和宫人。雍正六年,内务府《库贮档》一张奏折记载了这样的内容:“内称年羹尧家抄来物件写摺奏闻。奉旨:自然铜九十斤交由养心殿造办处有用处用,或无用,不如交崇文门监督作价。钦此。” 这是目前已知的将器物交予崇文门变卖的最早的记录。

乾隆统治时期,国库充盈,出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去除库存的任务越发繁重。内务府每5年清查一次,分批核实整理,将要淘汰的器物放置在养心殿,分批供乾隆皇帝御览,定夺后再交由崇文门变价出售。乾隆皇帝本人在各个宫殿行走过程中,如看到了不喜欢的物品,不管是否是国宝级的器物,往往会直接吩咐内务府“变价”卖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金银珠宝、玉玩器用,只要皇帝不感兴趣,就是白扔了又有何妨。因此,许多国宝就在崇文门外的吆喝声中、在皇帝不喜爱的眼神里流落宫外。

虽然,宫廷物品变卖主要是为了废物利用,不产生无谓的浪费。可是,由于缺乏严格管理,废物变卖就完全变了味。嘉庆年间,朝廷对淘汰器物进行过三次大招商、大变卖,一些太监、宫人与宫外贪赃的官员勾结,将一些价值不菲的器物也罗列在淘汰品内,瞒上欺下、偷梁换柱,使得45万多件瓷器从宫内流向宫外,其中不乏康、雍、乾三朝的故宫精华珍宝。到了政治腐朽、国力窘迫的清末,上上下下更是变本加厉。于是,大量国宝自然而然地流落到民间富绅或藏家手里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