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在道里区通江街道友谊社区验收“外挂线”。

辖区内缆线单位新增的外挂线要备案登记,外挂线管理工作将在年末前逐步移交给区行政执法局和街道社区——道里区昨天召开外挂线整治验收交接工作会议,创新管理机制,按照边验收边交接的原则,对外挂线实行长效管理,防止整治成果反弹。

“洗脸”又“梳头”,整治外挂线为百姓谋实惠

上午10时,记者来到正在进行外挂线验收和交接的经纬二道街44号院,由施工单位、工程监理、经纬东段社区、经纬街道办事处、区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正在按流程进行有序验收和交接。

谈起外挂线整治,居民组长李英告诉记者,原来小区环境绿化和卫生条件在附近的庭院里是数一数二的,每到夏天居民栽种的喇叭花和爬山虎挂满了长廊,秋天沙果树结满了果实。但是横七竖八的“外挂线”大煞风景,显得格格不入,成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道里区推行外挂线整治以来,居民亲眼见证了街道上、庭院中和楼道里的“蜘蛛网”逐渐消失了,小区环境变得更美了,居民由衷感谢政府办了一件大好事。

如果说庭院整治是给小区“洗脸”,那么整治外挂线就是给小区“梳头”。2017年4月至今,道里区作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消灭蜘蛛网、梳理外挂线”工作。一年半时间,道里区“外挂线”梳理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小区庭院“蜘蛛网”现象消除,安全隐患得到根治,街区环境面貌明显提升。

行政执法局、街道双重管理,违法布线每处罚款2000元

如果说外挂线整治是基础工程,后续管理则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发动街道社区的力量,又要依靠法律手段制约。为加强管理,道里区在全省首创管理模式,把外挂线管理工作交给街道社区和区行政执法局。

区行政执法局和各街道办事处接手后,指派专人负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凡是新增缆线的,缆线单位必须到区行政执法局和街道办事处备案,道路上的外挂线由区行政执法局指定路由、庭院和楼道的外挂线由街道社区指定路由(已有路由)后,方可布线。缆线单位布线后,区行政执法部门和街道社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撤出;凡是不到区行政执法局和街道办事处备案、不按路由走线的,由区行政执法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进行断缆,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上限处罚,每处罚款2000元;缆线分线箱、光交箱等各类箱体出现破旧、污损、残缺、标识不清的,在街路上的由区行政执法局进行拆除,在庭院和楼道内的由街道社区配合区行政执法局进行拆除,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上限处罚,每处罚款3000元。

道里区要求,13个缆线单位要借助整治契机,指派专人负责在道里区布线、管理等相关事宜,对施工人员及维护人员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强化技术保障,严格按照统一路由、统一标准,规范有序做好新进缆线、经营业务等工作。施工单位将保质保量,确保飞线乱线一根不剩,破旧箱体一个不留,建立完善照片档案,准确反映外挂线梳理后真实情况,将梳理整治成果交给街道社区;监理单位将严格把握验收标准,确保达标;设计单位将保证施工与图纸一致无误;财审将按照评审要求,进行现场跟踪、评审。

监管并重,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道里区行政执法局和街道办事处接管外挂线工作后,将明确责任主体,严格监督和管理,不断探索、完善和创新管理办法,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定期组织维护检查,总结经验,推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

道里区各街道办事处将对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同步推进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真正把“庭院即我家”理念落实到实践中,真正惠及市民百姓。2018年,全区已有4个街道办事处作为试点,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各具特点,实现了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综合整治,其他各街道将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做好综合整治准备,确保明年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