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張澤宇

下架一個月後,網易雲音樂App重新出現在大衆視野之中,不僅登上了微博熱搜,還一舉衝上了App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榜首。

儘管無法新增下載,但在下架期間網易雲音樂並沒有閒着,直接將“朋友”擴建爲“雲村”,在新版本的外衣下面,隱藏着一顆做音樂社交的野心。

年初三款社交App欲挑戰微信均已失敗告終,網易雲音樂此番嘗試又能撬動多大市場?音樂社交的未來又在哪裏?

不滿足於朋友圈

實際上,網易雲音樂並不是剛剛開始做社交,早在成立之初,丁磊就將其定義爲“移動音樂社區”,圍繞音樂的發現與分享,實現以用戶的社交互動爲特徵的交互。

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在社交方面也擁有一定經驗。在籌劃雲音樂之前,朱一聞負責的“夢幻人生”被叫停,不過這個失敗的經歷也給他帶來了對社交產品的認知和理解。

歌單、評論,用戶產生的UGC內容也成爲網易雲音樂獨特的風景線,即便在版權受限的情況下,依舊能擁有一大批忠實用戶。

從上線第一天開始,網易雲音樂就希望能將關係鏈進行沉浸,推出了“朋友”功能。用戶可以關注自己喜歡的歌手、朋友,以此獲得他們的動態、歌單等,形成朋友圈。與此同時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歌曲、一些心得感想對外分享。

網易雲音樂在社交方面的野心遠不滿足於做一個朋友圈,今年以來,先後做了多種嘗試。

先是年初的時候在年度聽歌報告的最後加入了一個“小心機”,會匹配和你聽歌風格相同的網友,並可進入聊天。但當時就有網友吐槽稱,“配對的功能是讓你尋找相同愛好的人,不是讓你來相親的。”

匹配聊天似乎讓網易雲音樂嚐到了甜頭。今年4月,開始向部分用戶私信推送“雲村交友”小程序內測通知,會根據音樂品位每天推薦150個異性,如購買會員可享無限次匹配。而其通過左右滑動來切換也被指與探探相似,不過時至今日該功能仍未全量開放。

“造村”

小規模的試驗之後,網易雲音樂採取了更大的動作,將一直被用戶稱作的“雲村”直接變爲App中的標籤,一個是繞音樂展開的交流討論、創作分享、情感表達的音樂社區。

新版本中,雲村直接替換了朋友的功能,內容選擇上也從原來的朋友圈變成了以陌生人爲主的推薦信息流,從信息流外觀上比較像快手或者小紅書,但在瀏覽形式上類似於抖音,可以不停滑動獲取新內容。

網易雲音樂將雲村上的內容稱爲Mlog,類似於大火的Vlog,只不過是以音樂爲主要載體。內容上支持文字+音樂和視頻+音樂,以此來滿足用戶創作表達和交流討論的需求。

爲了吸引用戶參與,雲村還設計了一些討論話題,如果用戶選擇可能會獲得更多推薦,當然如果要是對推薦的話題不滿意,也可以自己新建話題,在信息流中也會有話題的整體推薦。

新浪科技在網易雲音樂中發現,推薦的話題參與人數在幾百人至幾千人不等,在瀏覽中發現參與人數最高的話題在5000人以上,而點贊量最高的Mlog接近4000。

除此之外,雲村還將原本就爲優勢的用戶評論進行放大,在雲村的最上方設立熱評牆,每天會精選10條戳心評論,並配上相應歌曲,用戶還可以在這些熱評下發繼續評論點贊。新浪科技發現,截至18:00,8月1日共有近9萬人完成當日打卡。

“社區去中心化的特質,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爲主角,即使不懂音樂,也可以以音樂爲介質表達自我。” 業內人士分析稱,雲村板塊替代朋友的位置,對不感興趣的用戶來說,不使用也不影響日常產品使用,但對有表達創作慾望的人來說,多了個可以交流創作的平臺。

採用推薦的信息流,雲村是否有商業化的考量?內部人士表示,現階段以滿足用戶需求、做好內容爲主。

觸角伸至視頻領域

不僅在音樂上有諸多嘗試,網易雲音樂還將社交的觸手伸至了視頻領域。

起初視頻功能只是出現在朋友動態之中,但在去年3月更新的5.0版本之中,視頻成爲了一級標籤,這引起了用戶們的巨大討論。

在知乎上,“如何看待網易雲音樂5.0版本的改版?”的提問閱讀量超過了200萬,在500多個回答中大部分都給出了差評,甚至有用戶吐槽道,“在網易雲音樂,你甚至可以聽音樂。”不過也有用戶分析稱,視頻化是在線音樂行業的大勢所趨。

對於短視頻的戰略地位,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曾表示,短視頻和音頻類的收聽高峯不同,時間段是區別開的,用戶的這兩種行爲相對獨立,所以不會影響收聽習慣,而短視頻的方式可以提高用戶活躍度。

網易官方並沒有公佈過短視頻的相關數據,但從新浪科技觀察來看,播放量上百萬的視頻不在少數,刷到最高的播放量超過了600萬。不過短視頻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大多爲網絡視頻的二度創作,其中不少是各大衛視的節目、演唱會中的片段,版權問題成疑。

不過短視頻能帶來的廣告收益十分有限,若想縮減虧損,必須想些更直接的辦法,網易雲音樂想到了直播。要知道2018年直播收入佔到了騰訊音樂集團總營收的70%以上。

2018年10月,LOOK直播正式上線,不僅僅在視頻中增加標籤,還推出了獨立App。在上線的微博中,LOOK直播表示,將圍繞音樂人演唱表演、樂器演奏等,爲音樂人提供更專業的成長路徑,爲樂迷朋友提供更純粹的交流平臺。

艾瑞諮詢報告顯示,根據用戶行爲調查,56%的直播用戶觀看過音樂直播,且有近9%的用戶,第一次觀看的內容爲音樂直播。從平臺屬性上來看,音樂平臺做對應類別的直播也有一定優勢。但目前來看,該款App熱度並不高,排在App Store娛樂榜單的133名,僅有152個評分,主要還是依賴於網易雲音樂的流量扶持。

網易對於直播業務也給出了很大期待。在2018年Q4電話會議中,丁磊表示,“網易雲音樂的變現手段包括直播、會員包付費等等,我相信在這方面還會有更多的變現方式和方法,網易也在積極努力地去探索和嘗試。”

音樂社交的未來

對於音樂平臺來說,僅僅依靠用戶在音樂付費實現盈利還需要很長時間,爲此,酷狗、酷我均有自己的直播平臺,QQ音樂上有短視頻的展示,蝦米音樂等也有用戶動態的露出,但鮮少平臺像網易雲音樂做各種社交嘗試。

音樂社交究竟有多大前景?艾媒諮詢報告顯示,包含在線K歌與音樂直播在內的在線音樂社交市場在2018年達到373.7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時未來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

“社交化佈局有利於增強平臺用戶粘性,同時提升平臺音樂內容多樣化。” 艾媒諮詢分析稱,粉絲經濟效應將對提升平臺用戶付費水平起到關鍵作用。

除了直播等被驗證過的模式,通過音樂交友這件事靠譜麼?2018年末,主打搶唱接歌的音樂競技社交App音遇異軍突起,一舉衝到了App Store社交榜第一名,玩法簡單易上手短時間內吸引大批用戶。

但到了今年2月,音遇App突然下架,原因是因爲App中含有隱藏功能,違反了蘋果的支付原則。成功恢復過後僅僅兩個月,音遇再次遭到下架,而且這一次是全網下架,截至發稿,新浪科技在App Store中仍未搜到音遇的蹤影。

今年4月,國家網信辦啓動即時通信工具專項整治工作,從應用展現、服務導向、商業模式、註冊機制、信息內容、羣組管理等方面,對各類即時通信工具進行深入巡查和測試。首批清理關停“比鄰”“聊聊”“密語”等9款即時通信工具。

監管的趨嚴也讓音樂社交蒙上了一層陰影,如果不能有效的監管好用戶內容,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人們在聽歌的時候是有社交需求的,音樂的本質是情感的連接,人們情感的傳達和分享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顯得尤爲重要,”在朱一聞看來,社交雖然表面上不是剛需,但實際上卻是用戶內心潛在的需求。

實際市場反饋也證明朱一聞的判斷是正確的,無論是從用戶活躍度,還是從變現層面來看,社交對於音樂類App都有着一定提升。

不過網易雲音樂的野心顯然不至於現狀,在網易雲音樂的設想中,幫助用戶發現和分享音樂是產品初衷,而音樂作爲一種內容形式可探索的地方還有很多,社交探索最終都是圍繞音樂展開的。

隨着雲村、交友等功能紛紛上線,讓人們看到了音樂社交的更多可能性,但也有網友擔憂是否會喧賓奪主。

如今月活超過1.3億的網易雲音樂該如何講好社交故事?音樂社交能有多大前景?還有許多的坎需要一一跨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