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駕校是個特別的學校,你再神氣活現,一進駕校,就會發現自己有多麼的笨手笨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說,保安都是哲人,嘴邊常常掛着三個哲學上的終極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哪裏去?”。其實,駕校的教練,纔是真正的平民哲學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譬如,我從他們那裏聽到的這些哲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學車之前,偷偷開過車的人,最容易出錯或犯規,因爲他可能攜帶着一身的不良習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行車騎得越熟練的,開起汽車來越不習慣,碰到緊急情況,他就喜歡打方向盤,而不是剎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算不算哲理,另當別論。但是,每一個慣常的現象背後,都可以發現慣性的作用,或曰:習慣的力量。在網絡討論區,網民也深有同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叔叔開了三十年救護車,現在開自己的車老闖紅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年開出租,後來不幹的時候,開自己車走路上,看到路邊有人招手就想變道,往邊上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習慣成自然,某種意義上說,習慣又造成不自然。人們生活、工作以及學習過程中,種種短路、尷尬甚至糾結、恐懼裏,都有一種或多種習慣在發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個文字遊戲,測試人的思維習慣:三點水加一個“來”,讀什麼?仔細想想!“淶”?沒見過?讀lái?你確定?……好,三點水加一個“去”呢?“法”?不認識!更沒見過!讀qù?……哦,讀f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看,人的思維多麼容易落入某個自設或他設的套路。一落套,難自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了多年的手機,屏幕不小心摔碎過幾次,最近決定給它徹底“洗心革面”。換成大屏之後,想到舊手機備忘錄裏有一堆零散的文字素材,得複製過來。搜出舊手機,也就離手不到一週時間,突然發現,那個小屏,那個字號,怎麼看怎麼不習慣,怎麼看怎麼不舒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都是習慣的奴隸,這個習慣,可能是好的,壞的,也可能是不好不壞的。而習慣,還是有層級的,從差的,醜的,低的,舊的,到好的,美的,高的,新的,人很容易適應並習慣,反過來呢?你會很不習慣!!即使那個狀態,也是我們一度適應並習慣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習慣,或許是一種記憶暫留,或許是一種切斷反應,或許是一種已知恐懼。在時間或外力作用下,“不習慣”也可能漸變爲“習慣”。其實,習慣,即使沿着正確的路徑和方向,也未必都是好事。換句話說,人要學會面對甚至主動嘗試“不習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的言行、思維,往往都是習慣驅動的,動物也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到一篇文字,說是位於北海道島東北部的知牀半島,有個特別“動物性”的規定,嚴禁遊人向野生動物投餵食物。規定出臺的初衷是,防止它們覓食能力下降,保護動物的野性並避免它們對人類的依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動物顯然也更容易習慣“養尊處優”,想想公園裏那些懶洋洋的獅子,想想那些腦滿腸肥、老鼠面前威風掃地的家貓,不難理解知牀半島人的良苦用心了。——人在設定健康、快樂的小目標之後,何時也對自己狠一點,養成一些適合自身的習慣呢?\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3893111554053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