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屆畢業生紛紛走出校園找工作。初入社會,對於工資不高、涉世未深的他們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其中,租房是一個大問題。黑中介、虛假房源、賺取差價、隔斷出租、剋扣押金……問題層出不窮。如何避免“租房陷阱”,是畢業生關心的熱點話題之一。

陷阱一:黑中介騙房屋租金,賺取中間差價

日前,有媒體報道黑中介“兩頭蒙 ”坐喫差價。對於黑中介,王磊深有感觸。23歲的王磊畢業於北京一所高校,選擇在北京工作,首要的事情便是租房,但他找房的過程並不順利。他感慨說:“在北京租房,好難啊。面對手機APP上展示的各種各樣房源,要是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本領,還真是難以辨清真假。”

王磊回憶說,他在網上看到海淀區有一套兩居室招合租,租金在3000元左右。他按照網上的地址找過去,中介經紀人卻說低價格的房子沒有了,已經出租了。中介推薦了另一套房源給他,同一個地區,兩居室的合租房租金是5000元左右。

王磊說,實際這兩套房子差不多,但是突然增長這麼多錢,實在是無法承受,爲了避免上當受騙,王磊只得放棄,繼續尋找其他房源。

陷阱二:租房信息真假難辨,房屋實景與圖片不符

記者經過採訪瞭解到,部分租房網站都存在一些低價房源信息,作爲剛畢業的大學生由於資金緊張,常常會在網站上尋找低價房源,但是當實地觀察的時候往往和圖片上的場景大相徑庭。由於提前在網上預交押金,房東又不與退還,所以不得不妥協。虛假房源掛羊頭賣狗肉的套路,目的就是吸引一些剛畢業剛接觸社會的大學生,從而謀取厚利。

剛從河北一高校畢業的王世傑在網站上看中了北京朝陽區的一個三居室的次臥,交通便利、緊鄰地鐵,而且是精裝修,王世傑高高興興地約了中介就去看房。

“看完房覺得性價比不高,房間面積並不像圖片裏顯示的那麼大,和圖片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王世傑表示,“有的房子網上看着很好,但實際看房體驗很差,網上房屋的圖片都經過了二次加工,所以建議畢業生選房子的時候還是要實地考察一番。”

畢業生租房陷阱多:黑中介騙租金賺差價,租房信息真假難辨

王博租房後發現空調故障。受訪者供圖

陷阱三:房間物品故障,房東中介推脫問題

在房屋租賃市場,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租房合同通常會寫明房間裏有哪些產品、家電,但是很多人常常會忽略家電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家電損壞維修費誰出、家電能不能用等。

今年應屆畢業生王博便遇到了這情況。王博和朋友由於資金有限,在安徽合肥合租了一間房屋。他表示,在與中介簽訂合同時,承諾里面所有電器都是好的。當時,他們選擇了一個有空調的房間,價格比沒有空調的一個月要貴出200元。

租房前期,王博一直使用風扇,由於近幾日合肥天氣轉熱,他和朋友就打開了空調,可結果空調只吹風不製冷。王博聯繫了中介,中介讓他們聯繫房東。

王博告訴記者,房東則是一而再、再而三推脫,最後房東讓他們去找人修並且承諾出錢。於是,王博聯繫了正規公司,換了啓動器,充了氟利昂。此外,空調還需要更換壓縮機,王博便聯繫房東。此時,房東又說讓王博他們聯繫空調賣家。來來回回王博墊付的費用將近500元,“那時候房東卻又不認賬了,真是叫我們有苦難言。”

“希望畢業生們在租房前一定要擦亮雙眼,檢查房屋裏面的物品是否能用,防止和我一樣進入深坑。”王博說。

畢業生租房陷阱多:黑中介騙租金賺差價,租房信息真假難辨

小艾精心挑選後的租房實景圖。受訪者供圖

租房經驗談:花時間、多商量、多看房、勤對照、少風險

不過,也有畢業生在租房時學到許多經驗。他們經過多方考察比較,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不僅租到了自己心滿意足的房子,且在租房上已經鍛煉出了“火眼金睛”。

剛大學畢業不久的小艾就是這樣。由於之前在上海的實習經歷,讓他決定畢業後要來上海闖蕩一番。

小艾認爲,首先要給自己留有足夠的找房時間,找房是一個令人身心俱疲的過程,如果日期比較趕的話,很容易忽視一些重要的東西,有朋友跟你合租最好,幾個人可以一起商量很多事。

小艾說,他給自己留了近三週的時間來看房、找房,在此期間,他跑了普陀區、松江區、長寧區的12套房源。

“自己一定要做足功課,現在很多主流媒體和應用軟件上都會有關於租房的注意事項和攻略,一定要多蒐集、多看,我當時就把蒐集的攻略寫在一個備忘錄裏,看房子、見房東、籤合同的時候一一對照,雖然有點麻煩,但是也幫我規避了不少風險。” 最終,他的房子在7月底正式敲定。

他告訴記者,與和他一起畢業租房的同學相比,他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多,但他最後租到的房子卻讓很多朋友羨慕不已,甚至有很多人來找他“取經”。

“我覺得租房最重要的是要記得這是自己要住的房子,要對自己負責,租房的暗坑和細枝末節問題很多很雜,但前期的努力都是爲了後期的便利。”小艾說。(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磊、王博、小艾均爲化名)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實習記者 許建興 郭稷昕

相關文章